转型|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转型|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文章图片
中关村在线消息:7月底,海鸥手表在拼多多上开了第一家旗舰店 。店铺刚开,8月2日,店铺里一块单价1万的海鸥牌手表就被人买走了 。
购表的消费者或许不知道,他下单购买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采用陀飞轮技术的手表 。
1795年,瑞士钟表大师易·宝玑发明了一种钟表调速装置,能够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影响 。自诞生之日起,陀飞轮技术就被认为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当今世界精度最高的钟表计时装置 。装配有陀飞轮的手表,历来都被誉为“表中之王” 。
直到2007年,陀飞轮技术都被瑞士几家大手表厂垄断,一块陀飞轮技术的国外品牌手表进口到中国,价格往往不低于30万 。
2007年开始,海鸥投入重金研发自己的陀飞轮技术 。研发成功后,同样的工艺,售价不过3万 。这就意味着,中国人第一次可以花十分之一的价格,享受世界最顶级的钟表技术 。
事实上,65年前,中国的第一块手表就出自海鸥 。海鸥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业众口相传的传奇之一:一家致力于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民族企业,孜孜不倦打破海外的技术垄断,破除海外品牌的高溢价,让中国人享受同样质量更低价格的性价比 。
今天,海鸥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机芯,并在中国人心中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很多人对于一块“好手表”的定义还是两个字:海鸥 。
海鸥也在跟着时代前行 。海鸥手表在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上开启了官方旗舰店之后,也再度唤起了众多消费者对于民族品牌的记忆 。
转型|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文章图片


    ▲海鸥陀飞轮/三问系列手表,图源:海鸥表官网
纵观海鸥发展史,这个品牌经历了三大转折:90年代石英表革命,海鸥短暂迷茫后重新聚焦机械表,确立了高端表生产商的地位;千禧年之后,海鸥手握机芯出口、企业定制两大现金牛,成为中国制造业支撑全球的典范;21世纪第二个十年,海鸥抓住拼多多消费升级趋势,挖掘新电商流量,继续服务更多中国人 。
这个浮躁的年代,海鸥正身体力行证明:工匠精神还有市场,老厂牌也能转身 。石英表和智能手表冲击下,机械表不止有奢侈品一条路,还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 。

海鸥,牢牢握住生产
1955年3月26日,天津《工人日报》刊发新闻:我国自制手表成功 。四个钟表匠在华威钟厂(天津海鸥表业集团前身)二楼,造出中国第一只手表 。
这只表结构仿造国外,平均一天跑慢1分半,但到底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次年,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家手表厂——天津手表厂诞生 。
转型|海鸥手表65年转型路:民族品牌自强,才是消费者之福
文章图片


    ▲中国第一只国产手表,摄影:安舜
十年后,中国第一只自主设计的“东风表”研制成功 。技术人员将成品表从四楼扔下去,手表自由落体后依然正常运行 。1973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准,“东风牌”手表可以用“海鸥”商标进入国际市场 。“海鸥”品牌诞生,中国开始出口手表 。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克新没考上大学,去了海鸥上班 。
海鸥是少数从零件、机芯到组装全包的手表厂 。一只手表诞生的工序不少:上游工厂凑齐100多个零件,然后分到装配厂组成机芯,最后送到套件厂上表盘 。2000年之前,手表厂只负责生产表头,顾客还要在百货站另行配表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