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华晨|各种选官制度是如何兴起又如何消亡?,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变迁( 二 )
文章图片
九品中正制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 新的选官制度萌芽 。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曹魏收复东汉后为维系朝中社稷所制定 , 经由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选官制度 。 其“上承两汉察举制 , 下启隋唐科举制” , 因其存在时间久远乃被后人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
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依照其德望与贤能分为大中正类别向国家举荐 , 自然以此类推 , 还有小中正的说法 , 此法对于州郡之官起到限制作用 , 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大大加强 。 不过有推荐也有弊端 , 一些世家大族依仗其财力与声望便可混入仕途 , 对于民间寒窗苦读的百姓进入仕途便是难于上青天 , 于是便有“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一说 。 但对比之前的选官制度来说是进步的 。
(五)科举制
“科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三者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 。 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不同的是科举制更趋于完熟 , 是在逐步积累的选官经验基础上的终极产物 。 不仅对当时社会意义重大 , 对于当下的选拔标准也起重要影响 , 也就是时下考试的前身 。 彼时的唐朝文风自由 , 民风开放 , 文人志士云集 , 正是由科举考试促成 。
文章图片
贫寒人家子弟无需权贵扶持 , 可通过科举一朝平步登云 。 因而学习之风盛行 , 举国之下 , 皆是一片好学之景 , 也使得读书人关心朝廷心系天下百姓 。 对于增强国家民族荣誉感方面来说是非常成功的 。 结语
科举制冲破察举制桎梏的枷锁 , 是察举制的升华 。 弥补了察举制中贤德之人而无治国之能 , 官僚阶级文化水平大幅提升 , 对朝廷的施政纲领提出建设性意义 , 于女帝统治时期 , 兼武举出台 , 而后选拔人才文武双全 。 科举制是真正意义上打破察举制受封建世家和权贵的束缚的选官制度 , 于是便有了“朝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 , 等鼓舞士气的诗句 。 由此 , 有志之士皆有机会入朝堂 , 本就出生于农民阶级的读书人 , 代表占全国绝大部分的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于是农民阶级的诉求就更能被统治阶级采纳 。 从而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埋下伏笔 。
【知心华晨|各种选官制度是如何兴起又如何消亡?,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变迁】五千年文明硕果累累 , 历史的舞台繁花簇景 。 国家的兴衰一幕幕映入眼帘 , 对于历史我们该铭记 。 历代统治者为江山社稷不断推陈出新值得后人广而习之 。 从古代选官制度的更替 , 我们更应该收获的是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 不断推出适应社会的发展 , 社稷才更加稳固 , 一成不变的历史终将会淘汰 。
- 汇墨家慧知心文章|就知道为何国军一定输,解放战争看看48年两大军阀对老蒋的态度
- 小艾历史舰|成员有各种版本,穆桂英究竟算不算?,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
- 十日说搞笑|这三位初唐名将落选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因为各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