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一分钟改变抗战历史、挽救中国,这个英雄究竟是谁?( 五 )


惠通桥阻击战 , 授勋记功人员至少有6人 , 他们是:授予三等云麾勋章的林蔚、萧毅肃 , 记大功一次的马崇六、熊正诗 , 记大功一次并全营奖励一万元的张祖武 。
以及被授予一等云麾勋章、陆海军甲种一等奖章、记大功一次并全营奖励一万元的易浚华 。
云麾勋章是南京国民政府授予对国家建有勋绩的陆海空军人 , 因勋章中心刻有在云中招展的指挥旗而得名 。
云麾勋章共设九等 。 将官颁给一至四等 , 校官颁给三至六等 , 尉官颁给四至七等 , 准尉及士官颁给六至九等 。
孙立人取得仁安羌大捷 , 仅获四等云麾勋章
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中以1.76万国军对战11.6万日军 , 守城48昼夜 。 在守城的第43天 , 仅获三等云麾勋章 。
万家岭大捷 , 时第51师153旅副旅长张灵甫率队三次攻占张古山主阵地 , 为全歼日军106师团起到重要作用 , 仅获四等云麾勋章 。
然而惠通桥阻击战 , 易浚华被授予了一等云麾勋章 。 按理说 , 一个少校营长最多只能得到三等云麾勋章 , 可易浚华却被破格授予了将官才能得到的一等云麾勋章 。 可见此战功劳之大 , 故破格授予 , 以示殊荣 。
易浚华的功劳到底是什么?炸掉惠通桥?
不 。 炸毁惠通桥是远征军惨败之余的无奈之举 , 炸掉自己的桥梁以阻止日军 , 数万没有过桥的军民沦陷敌手 , 无论如何也说不上光彩 。
而且炸桥只能暂时延缓日军进攻的速度 , 并不能阻止日军渡江 。 想要阻止日军渡江 , 必须有部队打一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 。
当时 , 远征军的溃兵及张祖武的第24工兵营都在桥被炸后逃之夭夭 。 惠通桥西岸只有易浚华所部不到两个排的兵力 。
日军随后就强渡怒江 , 易浚华率这不到两个排的兵力阻击日军三个小时之久;在全营赶到后 , 又阻击日军一天一夜 , 终于等到了36师主力的到来 。
这才是惠通桥阻击战的关键 。 易浚华也因此功劳得到一等云麾勋章的殊荣 。
易浚华军官登记表 , 左侧即为惠通桥之战所获勋章、奖章记录
易浚华后来在自叙中回忆: “在抗日战争时 , 日寇由缅甸挥军北进 , 指向昆明企图入我心腹之地迫我政府屈服 。 余斯时职为营长 , 仅率兵不及两排 , 于滇西怒江惠通桥扼险拒守 , 打破日寇窥昆明企图 , 奠定整个抗战局势 , 蒙政府颁奖云麾勋章及陆海空奖章各一 , 是余服务军旅最荣耀一次 。 ”
易浚华自己的叙述很平淡 , 但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一场置生死于度外的决死阻击 。 他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 在所有人都在逃跑的那一时刻 , 易浚华和他手下的四五十个战士 , 达到了人生荣耀的顶峰 。 为国而战 , 即是英雄;舍生忘死 , 更是英雄 。
历史学者说:“炸掉惠通桥 , 一分钟改变了抗战历史 。 ”可是我要说:“改变抗战历史的 , 不是惠通桥 , 而是易浚华和他手下的士兵 。 ”
以一人之力改变抗战历史 , 易浚华当之无愧 。
值得一提的是 , 易浚华一家共有8人投身抗日战场 , 最小的只有15岁 。 易浚华自己是国民党军上校 , 而其长子易茂枢却是解放军的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