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一分钟改变抗战历史、挽救中国,这个英雄究竟是谁?( 三 )


松山上日军野炮大队重炮齐鸣 , 孩婆山上远征军车翻人亡 , 松本大队饿狼般向惠通桥赴去 。 几万溃兵难民好不容易逃到怒江边 , 眼见功亏一篑 。 恐惧引发争相逃命的狂潮 , 溃兵难民乱成一团 , 人们扔下车辆争相逃命 , 还未过江的拚命往桥上挤 。 张祖武在此时刻却乱了方寸 , 迟迟没有下达炸桥的命令 , 混乱之中他没有发现正在向惠通桥冲来的松本大队 , 更不用说已经在孩婆山上的日军工兵小队 。
惠通桥一旦落入敌手 , 接踵而来的必将是更大一波决堤般的溃退 。 如果我增援部队在途中遇到如此决堤般的溃兵难民 , 恐怕还未与日军接战 , 先就被自己的人马给冲垮了 。
眼见松本大队即将追击过桥 , 突然 , 一个少校军官带着几个士兵从蜂拥东逃的溃兵难民中拼命挤过来 , 径直奔向守桥工兵……只见该少校举枪指向工兵们 , 厉声喝令:“炸桥!”
轰隆一声 , 惠通桥堕入怒江 。
五、神兵天降
易浚华之上校戎装照
这个少校并不是传说中炸桥的“英雄”——第24工兵营营长张祖武 , 而是宋希濂属下营长易浚华 。
易浚华 , 36师106团1营营长 , 是一位熬过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富金山血战等役 , 多次从十不余一的恶战中幸存下来的百战精英 。
时间回到1942年5月4日 。
5月4日深夜 , 蒋介石电令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速调祥云的36师沿滇缅公路南进阻敌 。 易浚华受命率106团1营率先驰援 。
可由于局势紧迫、车辆奇缺 , 好不容易才弄到了两辆卡车 , 易浚华仅领兵不足两排 , 不顾一切地往惠通桥急驰 。
10点多钟 , 易浚华部赶到了惠通桥东岸 , 日军炮兵正对着我军撤到东岸盘山公路上并在继续后撤的军民万炮齐轰 。 易浚华令部下在孩婆山下的公路转弯处严阵以待 , 自己上山察看情况 。 来到山顶 , 发现有人 , 以为是友军 , 便挥手招呼 。 不想对方一梭子子弹就扫了过来 , 易浚华一下子翻到沟里 , 躲过了射击 。 原来 , 易浚华遭遇的正是已通过惠通桥在孩婆山埋伏的日军工兵小队 。 易浚华飞奔下山 , 带领一个班直赴惠通桥 。 来到桥头 , 令士兵以散兵队形 , 持枪朝江边搜索前进 , 到江边构筑第一道阵地 。 同时 , 也管不了什么官职大小 , 部队隶属关系 , 严令守桥工兵即刻安放炸药炸毁桥梁 。
此时 , 从走私小道直袭惠通桥的日军已经迫近惠通桥头 , 并捕捉到66军的一部 。 日军眼看距桥头只有几百米 , 大喜过望 , 闷头冲向惠通桥 。 突然一声巨响 , 惠通桥被炸毁 。 同时 , 易浚华部在江边布下的第一道防线中的十余名士兵同时向日军开火 。 一路高歌猛进的日军 , 眼看就要打过惠通桥 , 然而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 , 桥梁被炸毁 , 接着又遭到了猛烈的打击 。 日军一时不明就里 , 以为东岸已有充分准备 , 没有继续进攻 。
西岸日军的迟疑 , 造成了已经渡江东岸日军工兵的灭顶之灾 。
藤田见惠通桥被炸 , 便不顾一切 , 开始对孩婆山段公路进行爆破 , 以阻滞我车辆人员后撤 。 这时 , 易浚华部开始了对藤田工兵小队的围歼 。 日军战史记载:藤田工兵小队曾对钵卷山(即孩婆山 , 现地图上标注为“松林头山”)段公路“决死爆破”成功 。 日军战史用到“决死”二字 , 就知道这队工兵被全歼了 。
六、决死阻击随后 , 日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强渡怒江 。 然而 , 出乎日军的意外 , 一直在拼命溃逃的中国军队竟然开始了猛烈的抵抗 。 双方激战3小时 , 到了下午2点 , 日军146联队第二大队、野炮第56联队的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的一个小队赶到并加入战斗 。 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和两个野炮大队加一个小队 , 4千步炮精锐齐聚惠通桥东岸 , 重炮架在松山的腊勐乡老车站 , 沿江岸构筑迫击炮阵地 , 对着惠通桥东岸猛烈轰击 。
日军望远镜中的惠通桥东岸中国军队阵地
这时 , 日军发现对面每个阵地上根本没几个人 。 原来此时中国军队只有易浚华先头不到两个排的兵力 , 其余溃兵和第24工兵营早已逃之夭夭 。 于是日军重新组织火力 , 准备一鼓作气打过怒江 , 直趋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