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天才少年”的学弟学妹们在忙啥,返校后( 二 )


孟兆阳和邹晓阳一起去食堂吃完午饭 , 便来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 向王玉西咨询一些问题 , “学长 , 您觉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天才少年’般优秀的博士生?”“您对于‘卡脖子’技术的攻关 , 有怎样的心得?”
“我们的学生 , 近8个月没到课堂上上课 , 要尽快恢复学习状态 。 ”孟兆阳和邹晓阳的辅导员李周密老师说 , 目前 , 在一对一摸排 , 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关心 , 有些学生刚开学马上就要考试 , 需要大家调整好心态 , 积极迎接31日的课程 。
自律性强 ,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8月29日13时30分 , 刚刚吃完午餐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2016级光学工程直博生王玉西 , 又一头扎进F201办公室 , 开始了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学习和工作 。
王玉西今年28岁 , 是河南洛阳人 , 上半年在家并没有放松学业 , 通过每周的线上学术小组会议 , 与导师和同学开展学术讨论 , 汇报科研工作进展等等 。 导师夏金松也非常关心课题组内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 , 以及学习情况 , 告诉大家平时要做好安全防护 , 遵守地方的防疫规定 , 同时要把握好在家期间的时间 , 多阅读文献 。
“上半年 , 还是耽误了一些实验工作 , 我们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王玉西根据学校相关规定 , 在办理相关手续后 , 提前返校 , 一头钻进实验室 ,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 “明年就要毕业了 , 必须抓紧 。 ”
从洛阳老家乘高铁返回武汉 , 王玉西在武汉地铁2号线上 , 听到广播播报“光谷广场站”“华中科技大学站” , 觉得格外亲切 , “我对武汉这座城市有感情 , 在这里生活学习七八年了 。 ”王玉西说 。
“天才少年张霁、姚婷的报道 , 我们都看了 , 这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 ”王玉西说 , 从他们身上 , 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 , 目标要明确 , 确定计划 , 脚踏实地 , 做一个自律性强、执行力强的人 。 同时 , 还需要对外交流 , 拓宽自己的视野 , 思维会更活跃 。 当然 , 也需要把握好机遇 。
现在 , 王玉西每天从8时许进入办公室或实验室 , 除了到食堂吃饭外 , 一直忙到22时才回到宿舍 , “累 , 也值得” 。
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2018级硕士宋多福 , 也在实验室忙碌 。 他说 , “师兄师姐们都很优秀 , 能力强 , 他们背后都付出了艰辛努力 。 ”宋多福对自己的要求是 , 一步步走实 , 朝一个方向努力 。
明年即将博士毕业 , 王玉西对自己也有更多思考 , 眼下第一步 , 是把手上的一些实验工作、科研课题做好 , 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 “我们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 也要求我们每位学生能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 所谓顶天 , 就是要求我们的研究工作 , 还有论文 , 都要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标;所谓立地 , 就是要接地气 , 在实验室做的东西 , 一定要形成产品 , 真正走向实际应用 ,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做研究 。 ”
一排排梧桐树下 , 返校的华中科技大学学子 , 有的拖着行李赶往宿舍 , 有的放下行李后直接拿着书本赶到教室去自习 , 匆匆忙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