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唐高宗长安洛阳这样频繁来回的目的是什么呢

长安和洛阳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 。 长安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 这里南依秦岭 , 北连黄土高原 , 东面有崤山纵列 , 西面有汧山、陇山相接 。 从地理位置上看 , 长安及其所在的关中平原就是一个被天然屏障包裹着的巨型堡垒 , 拥有极佳的战略优势 , 古代多个王朝选择定都于此 , 也都是基于这个原因 。
【历史故事】唐高宗长安洛阳这样频繁来回的目的是什么呢
文章图片
与长安相比 , 洛阳的战略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 不过 , 洛阳周围遍布着复杂的河渠网络 , 而且它还处于大运河的枢纽位置 , 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 无论是接收南方输送的粮食谷物 , 还是通过河道向北方运送军队 , 洛阳都远比长安经济、高效 。
由于长安和洛阳都具备各自的优势 , 所以古代那些王朝经常为了到底是定都在哪座城市而感到纠结 。
【历史故事】唐高宗长安洛阳这样频繁来回的目的是什么呢】唐朝建立后 , 太祖李渊考虑到当时天下尚未统一 , 出于战略安全考虑 , 他选择将都城定在长安 。 到了唐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即位后 , 长安和洛阳都已经发展成为当时的超大型城市了 。
【历史故事】唐高宗长安洛阳这样频繁来回的目的是什么呢
文章图片
显庆二年(657年) , 在皇后武则天的主张下 , 洛阳被提升为大唐帝国的东都 , 朝廷的每个部门都在洛阳设有分支机构 。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 , 大唐朝廷频繁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来回迁移 , 每次迁移不仅耗资巨大 , 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 那么问题来了 , 唐高宗这样频繁来回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种观点认为 , 长安是西北贵族集团的政治中心 , 而皇后武则天的主要支持者都来自东部 。 当时武则天对朝廷的掌控力已超过了皇帝李治 ,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 , 武则天势必要进一步削弱西北贵族集团 , 而加强东部集团的实力 。 迁都洛阳就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有效手段 。
【历史故事】唐高宗长安洛阳这样频繁来回的目的是什么呢
文章图片
第二种观点认为 , 长安虽地处关中平原产粮区 , 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 人口急增 , 长安城已无力供养如此庞大规模的人口了 。 如果要从外地向长安输送粮食 , 又会因交通不便而产生巨额的运输费用 。 反之 , 洛阳由于交通便利 , 解决大规模人口的粮食问题就要容易很多 。 如果仅从经济利益上考虑 , 洛阳显然比长安更适合作为首都 。
第三种观点认为 , 武则天极为迷信 , 她早年为巩固自己的皇后之位 , 曾用极残忍的手段杀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 , 之后她就时常认为自己在长安的皇宫中看到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鬼魂 。 因此她认为在长安生活是一种煎熬 , 只有将朝廷迁移到洛阳后 , 她才会感到如释重负 。
【历史故事】唐高宗长安洛阳这样频繁来回的目的是什么呢
文章图片
上述三种观点究竟哪一种才是大唐朝廷频繁迁移的真正目的呢?夜读史书认为应该是三者兼而有之 。 无论是站在加强自身实力的角度 , 还是站在经济利益的角度 , 将朝廷搬迁至洛阳都对武则天的统治更为有利 。 而武则天对迷信和宗教的极度沉迷也是促成她频繁来回搬迁的主要目的之一 , 毕竟她在长安沾染了太多的血案 , 自然害怕冥冥之中遭到报复 。
唐高宗李治去世后 , 武则天下令将洛阳的名称由“东都”改为“神都” 。 之后在武则天的执政岁月里 , 神都洛阳就一直成为了帝国的政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