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史书中有哪些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品味起来很残酷的话?

你轻翻过的每一页史书 , 都有可能是翻过了千万人的一生 。 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 往往藏着想象不到的残酷 。
喜欢看史书的朋友在书中会发现“灭其族”、“屠其族”、“夷其族”等 , 这简单的三个字就是成百上千的生命 。 与之相比更可怕的是“大疫”、“大饥”、“大破之”、“屠”、“人相食”、“易子而食”等字眼 , 这些简单的字眼背后往往是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
史书中那些轻描淡写但残酷的话
【历史故事】史书中有哪些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品味起来很残酷的话?
文章图片
春燕归 , 巢于林木 。
——《资治通鉴》
春天燕子归来 , 暖意融融 , 建巢在树木之上 。 这是很美的一个短句 , 这七个字在史书上是残酷无比的 。 燕子本来是筑巢在屋檐之下的 , 它们建巢在树木之上是因为已经没有屋檐可以让它们筑巢了 , 这是一片赤地千里 , 人民流离失所的乱世惨象啊 。
春燕归 , 巢于林木 。 这句话出自于《资治通鉴》 , 完整的句子是“魏人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 , 杀掠不可胜计 , 丁壮者即加斩截 , 婴儿贯于槊上 , 盘舞以为戏 。 所过郡县 , 赤地无馀 , 春燕归 , 巢于林木 。 ”
元嘉草草 , 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 。 南北朝刘宋皇帝刘义隆发动元嘉北伐 , 结果三次全遭失败 , 第二次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带军长驱直入 , 攻破数州 , 烧杀抢掠 。 这才有了春燕巢于林木 , 因为老百姓都没了 , 房子也都没了 , 燕子只能筑巢在树木之上 。
【历史故事】史书中有哪些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品味起来很残酷的话?
文章图片
是岁大疫 。
——《后汉书·献帝纪》
公元217年 , 东汉末年爆发的一场大瘟疫 , 在史书上只有这简单的四个字记录 。
东汉末年 , 瘟疫频发 , 许多历史名人都死于瘟疫 。 在217年的瘟疫中 ,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五位病逝 , 加上孔融和阮瑀之前已经去世 , 建安七子成了绝唱 。 此外 , 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巡视士兵病情时感染身死 。 这些都是有名的历史人物 , 他们的生平会被记录下来 , 他们都死了 , 普通老百姓死的就是不计其数了 。 曹植的《说疫气》就描述了这种惨状“家家有僵尸之痛 , 室室有号泣之哀 。 或阖门而殪 , 或覆族而丧 。 ”
东汉时期的瘟疫比较频繁 , 在史书上都是以“大疫”记录下来 。 208年赤壁大战 , “于是大疫 , 吏士多死者 , (曹操)乃引军还” , 220年左右又有大批人死去 , 吕蒙、孙皎、蒋钦等人去世 。 东汉末年的名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病逝 , 这些大人物都不能幸免 , 又何况普通老百姓 。 此外 , 在其他史书中也有类似的瘟疫记载 , 《史记·赵世家》“二十二年 , 大疫” , 《晋书·孝友传》“咸宁中 , 大疫”等等 , 只用了简单的大疫两个字 , 背后却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灾难 , 不知有多少人就此绝望 。
【历史故事】史书中有哪些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品味起来很残酷的话?
文章图片
关中大旱 , 饥民相食 。
——《元史·张养浩传》
“饥”、“大饥”这两个字在史书中是个可怕的字眼 , 与之相伴的通常是“人相食“、“死者十七八” , “死者过半”等等 。 同时 , 饥荒是在史书中出现最多的 , 史书的记述一般都是“关中大饥 , 人相食” , “河间大饥 , 人相食” , “蜀大饥 , 人相食”等等 , 这短短的几个字背后又是怎么样不为人知的残酷 。
张养浩是元朝有名的文学家 , 他的一生历经元朝多位皇帝 , 担任过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 。 1321年 , 张养浩辞官归乡 , 决意不再涉足仕途 , 朝廷七次起召他都没有赴任 。 1329年 , 朝廷再次启用他 , 年事已高的张养浩立即赴任了 , 因为这年“关中大旱” 。 朝廷任命张养浩的是陕西行台中丞 , 这个年迈的老人为了百姓义无反顾的上任了 。
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张养浩一路上散尽家财 , 遇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 , 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 。 路过华山时 , 张养浩到西岳庙去求雨 , 想到饿殍遍野的天灾人祸 , 他哭的不能起身 。 到了关中才是真正的哀鸿遍野 ,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 , 为之大恸 , 出私钱以济之” 。 在这样的天灾人祸下 , 百姓卑贱如蝼蚁 , 幸好有张养浩这样的好官 , 劳心劳力地帮助百姓换取来粮食 , 可惜的是张养浩积劳病逝于任上 , 关中之人 , 哀之如失父母 。
【历史故事】史书中有哪些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品味起来很残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