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花》:中国电影复苏时期下,蒙太奇艺术与自然的独特性


文 唠唠豆
提到中国电影复兴时期 , 相信大家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许多的“革命红色电影” , 例如著名影片《青春万岁》、《红色娘子军》、《小花》等 。 而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中国电影复苏时期的开山之作:《小花》 。
在我看来《小花》这部影片巧妙的将兄妹、家人之间的生离死别的故事巧妙的架构在在人民战争这一相对较大的故事背景之下 。 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打破了样板戏的故事局限性 , 使其主题立意自成一派 , 自然的阐述出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情谊的赞扬之情 。
电影|《小花》:中国电影复苏时期下,蒙太奇艺术与自然的独特性
本文插图
《小花》作为中国电影复苏时期的电影楷模 , 正是因为导演巧妙的借助蒙太奇艺术手法与自然的镜头语言 , 才使得电影具有了强烈的“新鲜感” 。
纵观整部影片 , 观者不难发现导演即使把当时的政治历史场面作为整部影片的宏大背景 , 但影像中真正为观者展现和所流露出的是赵永生三兄妹多舛的命运和纯真的人物情感 。 正是这种全方位的推陈出新使得《小花》成为了名至实归的中国电影复兴时期的开山鼻祖 。
电影|《小花》:中国电影复苏时期下,蒙太奇艺术与自然的独特性
本文插图
这部影片虽然是改编自自传故事 , 但导演却精准的把控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行动写照 , 反观同类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 , 《小花》整体的剧作发展方向是根据人物情感起伏和性格特征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的 。
《小花》并没有遵循经典好莱坞式的剧作模式 , 这样在剧作模式方面的创新应用使得影片充满无穷的主观性色彩 。 更是巧妙的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充满戏剧冲突的戏剧段落 , 使得影片独具个人魅力与艺术研究价值 。
电影|《小花》:中国电影复苏时期下,蒙太奇艺术与自然的独特性
本文插图
《小花》的横空出世成为了当时战争题材电影全新的创作角度 , 导演不仅在剧作方面 , 为塑造立体化 , 深度化的人物造型大胆的省略大篇幅的与主角毫无关联的支线内容 , 使得影片跳脱出年份的局限与控制 。
在视听语言方面 , 导演更是大胆的利用色彩的视觉冲击性来传递当时人物的内心波澜 , 更是巧妙的运用蒙太奇艺术来增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使得影片在戏剧方面形成了及强烈的对立感 , 使得《小花》成为中国电影复苏时期最具有戏剧张力的电影代表之一 。
但由于故事段落与故事段落之间过渡十分生硬加之情节切换过快 , 人物情感表达复杂 , 所以导致许多观者看到一半变丧失了观影的动力 。 因此我将从色彩 , 拍摄技巧 , 剧作 , 声音这几个角度出发 , 与观者一起观赏这部影片 , 在理解影片剧情的基础上 , 层层深入 , 与观者共同感知中国电影复兴时期的开天之作背后推陈出新的创新之处 。
一、影像色彩的运用与创新 , 使《小花》成为中国影坛中影像表达的色彩鼻祖
在《小花》中的影像色彩表达方向 , 《小花》成为了中国影坛界色彩表达的鼻祖 , 正是《小花》的横空出世 , 使得处理回忆场景与现实场景在色彩方面的极具视觉色彩对比的方式成为当代电影视听装修方案的主流 。
电影|《小花》:中国电影复苏时期下,蒙太奇艺术与自然的独特性
本文插图
在《小花》这部影片中 , 我们不难看到导演巧妙的利用视觉反差感极其强烈的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分别代表着主人公正在经历的事件与脑海中回忆的过去事件 。 例如在影片刚开始的三分之一处在讲述一段惨痛的历史背景 , 交代重要的人物时 , 整个戏剧段落所呈现给观者的视觉影像效果便是清一色的黑白影像 。
在我看来 , 这正是中国电影复兴时期下极具创新性的影像风格之一 , 即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的交替使用 。 纵观世界发展电影史 , 其实这种影像风格最早被运用于南斯拉夫的影片《67天》当中, 这部影片中黑白影像元素的加入使得影片在保证顺利推动剧情发展 , 让观者更完整地了解整部影片的大背景的同时 , 黑白的影像风格使得影片也具备了一种独特的纪实性 , 使影片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