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38万公里外传来好消息,中国创造一项新纪录,四大成就引全球关注


月球|38万公里外传来好消息,中国创造一项新纪录,四大成就引全球关注
文章图片
月球|38万公里外传来好消息,中国创造一项新纪录,四大成就引全球关注
据《环球网》援引国家航天局的消息 , 2020年8月25日10时46分 , “玉兔2号”已完成第21个月昼的工作 , 进入月夜休眠期 。 这也标志着“玉兔2号”在月面累计工作时长已突破600天 , 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一项世界纪录 。
实际上 , 早在去年12月12日 , “玉兔2号”就打破了前苏联“月球车1号”保持49年之久的纪录 , 成为在月面上工作时间最久的月球车 , 这也体现出中国航天的实力 。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 地球上相对有限的资源日益难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宇宙空间 , 探索和开发外太空的呼声日益高涨 。
相对来说 , 距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是目前各国最有希望开发甚至是移居的天体 。 根据科学家推算 , 月球目前已知拥有钛、铁、钍、镍等100余种矿产资源 , 其中5种地球上完全找不到 。 仅月海玄武岩层中的钛矿石就达100亿吨 。 最为重要的是月球上至少拥有一百万吨氦-3资源 , 该物质将成为未来可控核聚变的首选燃料 , 一吨售价50亿美元 。
为了子孙后代的将来 , 中国也必须占领这一未来的技术制高点 。 “嫦娥4号”和“玉兔2号”就为我国的载人登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利用“玉兔2号”搭载的各种科学仪器 , 我国科学家在4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 其一通过巡视月背地貌和分析月球深部物质组成 , 中国专家对月球背面尤其是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历史以及月壤的形成与演化有了全新认识 , 为后续的登陆月球南极和巡视探测选址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
【月球|38万公里外传来好消息,中国创造一项新纪录,四大成就引全球关注】其二通过对月背浅表层的深入研究 , 中方专家在月背表面地质变化史上有了新的发现 。 其三通过对月球表面高能粒子和中性粒子的研究 , 中方专家可以为后期宇航员登月活动中避免受到过量辐射威胁和防辐射装备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 最后通过“嫦娥四号”携带的低频射电频谱仪 , 中国专家初步获取40MHz频率以下的月背着陆区电磁环境本底频谱和低频射电三分量时变波形数据 , 对研究太阳低频射电特征和月表低频射电环境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 这些成就都令人欢欣鼓舞 , 感谢科学家和更多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