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宋之问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 ,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毕竟在小学课本中都曾学过他7岁时写的那首《咏鹅》 。 不过骆宾王最后的结局 , 却始终是个谜 , 当年他跟随徐敬业讨伐女帝武则天 , 还撰写了《讨武曌檄》 。 结果最后徐敬业战败 , 骆宾王也下落不明 。
【历史故事】宋之问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
文章图片
后来有人说他藏在寺庙里 , 出家当了和尚 , 还与大诗人宋之问有一段关于诗文的轶事典故 。 宋之问同样是唐代著名诗人 , 不过这个人的人品却有待商榷 , 传言他为了将外甥刘希夷的诗据为己有 , 不惜对外甥痛下杀手 。 不过宋之问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 , 要不他也写不出流传千古的“近乡情更怯 , 不敢问来人” 。 那么宋之问又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
【历史故事】宋之问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
文章图片
话说宋之问在被贬流放江南之时 , 曾路过杭州灵隐寺 。 某天晚上 , 他在寺中漫步 , 只见皓月当空 , 于是便诗兴大发 , 吟出了两句“鹫岭郁苕峣 , 龙宫锁寂寥” 。 奈何吟到这里他就卡壳了 , 怎么也写不出来接下来的诗句 , 这也让他很是着急 , 回去睡觉也睡不着 , 于是便在院中踱步思考 。
这时候恰好有一位老和尚在寺中打坐 , 见宋之问来回踱步于是便问他遇到了什么问题 , 宋之问说自己吟诗吟不出来了 , 还将自己的两句诗说于老和尚听 。 老和尚听完反复吟诵了几遍 , 随口便送给了宋之问这样两句诗:“楼观沧海日 , 门对浙江潮” 。 宋之问读完才知道自己这是遇到了高手 , 老和尚送的这两句直接让他茅塞顿开 , 一口气写完了经典之作《灵隐寺》 , 大家看全诗:
【历史故事】宋之问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
文章图片
《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 , 龙宫锁寂寥 。
楼观沧海日 , 门对浙江潮 。
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飘 。
扪萝登塔远 , 刳木取泉遥 。
霜薄花更发 , 冰轻叶未凋 。
夙龄尚遐异 , 搜对涤烦嚣 。
待入天台路 , 看余度石桥 。
【历史故事】宋之问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
文章图片
这首诗起首两句从大处描写了灵隐寺的景色 。 飞来峰陡峭而险峻 , 其上草木郁郁葱葱 , 灵隐寺隐于飞来峰上 , 寺中的殿宇很是清静 。 紧接着四句则是描写在灵隐寺中见到的景象 。 “楼观沧海日 , 门对浙江潮”站在寺中的楼台之上 , 可以远眺太阳从海面上升起 , 寺门正对的方向可以看到钱塘湖汹涌澎湃的潮水 , 这两句不仅写得极为对仗工整 , 而且气势非凡 , 也是全诗最有名的两句 。
【历史故事】宋之问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飘”这两句写得也是匠心独运 , 传说月亮上有桂树 , 于是诗人便想象桂花从月亮上飘落到人间 , 而人间的香火则是缓缓飘向天外 , 在诗人笔下天上人间似乎是相通的 , 不再是遥不可及 。
【历史故事】宋之问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
文章图片
“扪萝……叶未凋”这几句则是描写诗人从灵隐寺出来 , 在山中所见的风光 。 诗人从灵隐寺出来 , 一会儿登塔 , 一会儿寻找名泉 , 可谓是游兴浓烈 。 而在登塔寻泉的过程中 , 诗人也目睹了灵隐寺周边深秋的美景 , 虽有薄薄霜雾 , 但是山花却依旧开得艳丽 , 树叶上虽然坠有细冰 , 但也没有凋零 。
“夙龄……度石桥”则是诗人的抒怀 , 自己之所以一直以来都喜欢远处的美景 , 是因为它们可以荡涤掉尘世间的烦恼和喧嚣 , 等走入天台山的路 , 看我度过那幽美的石梁飞瀑 。 这里其实隐隐透露出一丝诗人的归隐之意 , 联系他现在被贬的处境 , 也是在情理之中 。
【历史故事】宋之问是怎么和骆宾王扯上关系的呢
文章图片
当晚宋之问补完这首诗 , 对于老和尚也是十分仰慕 , 于是便决定隔天再来拜访 。 不料再来的时候 , 老和尚已然找寻不见 。 问了寺中的僧人 , 他才知道这老和尚是当年声名远播的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 。
纵观这首《灵隐寺》 , 不仅意境开阔 , 而且构思也是十分精巧 , 已经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 受到了后世的推崇 。 而骆宾王送的那两句“楼观沧海日 , 门对浙江潮” , 也成了诗中的点睛之笔 。 对于宋之问和骆宾王合力写的这首诗 , 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