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天,全球上ECMO最久新冠患者在广州出院!他经历了什么?( 三 )
虽然保肺的过程异常艰难 , 步步惊心 , 一波三折 , 但是他们咬紧牙 , 陪伴患者闯过了重重危险关卡 。
多次试撤机 , 惊心动魄摆脱相伴111天的“魔肺”
挺过了最初“黑暗”的三个月 , 老刘的病情终于有好转的迹象 。 医生护士每次去查房 , 都会跟他聊聊天、抚摸一下他的脸、握一握他的手 , 给他精神上的鼓励 。
在医护人员的“精神疗法”辅助下 , 老刘似乎感觉到了力量 , 越来越配合医生的治疗 。 随着肌松药、镇静药的逐渐减量 , 老刘逐渐恢复了意识 , 能够跟医生护士有眼神的交流 , 透露出强烈的求生欲望 , ECMO撤机有望了!
但是 , 刘晓青主任他们却不敢贸然进行 , “不能急 , 一急就会出问题 。 ”经历过非典、禽流感、MERS等重大呼吸道疾病救治的刘晓青主任 , 锻造了淡定从容、处变不惊的性格 , 她要求医护团队继续不间断守住老刘 , 进入“试撤机”阶段 。
“我们将ECMO支持力度一点一点向下微调 , 让患者逐步适应没有ECMO的状态 。 ”刘学松说 。 5月29日 , 这是个让广医一院ICU团队集体难忘的日子 , 在ECMO支持111天后 , 终于顺利为老刘撤下了“魔肺” 。
撤机并不等于安全 , 少了一个生命支持 , 意味着老刘又跑到了风口浪尖上 , 在撤下ECMO之后的48小时里 , 刘学松、刘冬冬等医生继续紧紧盯住老刘的各项生命体征 , 平稳度过了这个“窗口期” 。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 , 老刘非常争气 , 病情一直向好发展 , 7月2日 , 150天的气管插管终于等到了拔除的那一刻 。 拔除气管插管之后 , 老刘很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 他终于可以讲话了 。
成功“三大法宝” , 重在“用心”二字
目前 , 老刘是全球ECMO支持时间最长并成功撤机的新冠肺炎患者 。 团队能够将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 刘晓青主任说 , 在整体救治过程中 , 并没有应用到很多新技术、新手段 , 更多考验的是平时经验的积累 , 她总结出“三大法宝”:
一是要有过硬的技术 , 这是基础;二是要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 , 这是保障;三是离不开人文关怀 , 这是灵魂 , 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
在刘晓青看来 , 归根结底就是“用心”二字 。 “当然 , 这个用心不仅体现在救治过程中 , 还要综合考虑病人的预后 。 ”
刘晓青说 , 保命已经是最基础的要求 , 更要为患者的未来着想 , “不仅要让他们活着 , 更要有质量地活着 , 这才是一名合格的重症医生 。 ”
文章图片
从4月初开始 , 老刘还处于使用肌松药深度镇静状态 , 广医一院ICU团队就给他制定了详细的康复锻炼计划 , “这个患者体型肥胖 , 又上了ECMO , 需要很长时间卧床 , 如果我们不帮助他被动运动 , 关节、肌肉都会变僵硬和废用性萎缩 , 预后和生活质量会很差 。 ”
刘冬冬说 , 团队每天给他至少做两次康复锻炼 , 松解关节及肌肉 , 而这些都需要医生、护士“徒手”开展 , “为了帮他活动一条腿 , 我们需要至少4个医生加1个护士一起 , 慢慢帮他抬起来、再放下……每次都要循环多次 , 实在是太重了 。 ”
为了减轻关节僵硬的程度 , 医生要完全靠手腕的力量去帮他松关节 , “他很胖 , 我们又穿着严实的防护服 , 要使出吃奶的劲才能触及筋骨 , 达到松解关节的效果 。 ”
刘冬冬说 , 像她平时比较注意运动锻炼、自觉手腕力量比较好的人 , 一次按摩的时间最多也只能维持五分钟 , 手腕就顶不住了 , 然后换下一个医生 , 坚持5分钟再换一个人 , 他们轮番上阵 , 至少帮他做半个小时 , 每次做完之后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好几次 , 而这种康复锻炼医生护士每天至少会帮他做两次 。
- 央视|世卫组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699万例
-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呼吁:携手保障全球食品顺畅流通
- 多元文化的马来西亚吸引全球游客
- 中国新闻网|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呼吁:携手保障全球食品顺畅流通
- 中国新闻网|服贸会观察:区块链为何能成全球贸易“助推器”?
- 【】服贸会观察:区块链为何能成全球贸易“助推器”?
- 东方网|当夜跑遇上经典游戏Icon 全球首个吃豆人主题跑诞生
- 军售|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军售大国,中东订单应接不暇,美:局势失控
- 澎湃新闻|全球城市观察︱搬回父母家,疫情期间“回巢”的美国年轻人
- Fashionlog|全球VOGUE九月刊盘点,章子怡东方美,韩版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