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里那些事Y|移动、华为命系5G:云XR能否成为5G杀手级应用( 二 )


科技圈里那些事Y|移动、华为命系5G:云XR能否成为5G杀手级应用
文章图片
系统挑战方面 , 华为无线产品线5G产业发展副总监汤聪华指出 , 云XR业务在时延、算力、带宽、确定性、连续性、云网部署成本方面 , 都对系统侧带来了巨大挑战 。 例如 , 强交互XR业务(如VR游戏、VR社交) , 要保证获得良好的实时互动体验效果 , 则要求下行网络带宽至少100Mbps以上 , 对上行网络带宽相对于4G也有10倍提升的诉求 , 同时要求E2E时延要求不能大于20ms 。
此外对于如何减少连接的时延和抖动也对全系统带来巨大挑战;无线环境复杂 , 不可避免会存在空口丢包 , 覆盖不足的问题 , 如何保障覆盖区域内业务连续性也是个问题;另外 , 对于云XR业务本身 , 云端XR业务渲染和计算需要大量GPU资源 , 这会带来巨大的计算成本 , 当前云化的GPU生态方案都还需要产业界继续努力 , 需要更开放、更灵活、更高效的GPU云化方案 。
终端方面 , VR业务终端现在有2种主流形态:主打性能的VR一体机和主打轻薄体验的分体式VR眼镜+手机 。 其中 , VR一体机交互能力比较完善(大部分已经支持6DoF) , 但成本较高 。
分体式眼镜+手机的形态 , 由外部设备(手机)承担部分运算需求 , 因此头显本身能耗会更低 , 重量也更轻 , 这种分体式的好处就是很多人都拥有一个设备(中高端智能5G手机)了 , 再买一个轻量式的VR眼镜的配件来配合 , 将会让更多人接受 , 是比较容易普及的 。 而AR业务终端以眼镜类为主 , 对轻便和终端续航和性能则要求更高 。
终端是XR业务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载体 , 重要性不言而喻 。 汤聪华介绍说 , 但从目前市场占有率和发展速度来看 , XR终端还面临着三大挑战 。
终端挑战1:体验离用户期望差距较大 。 视觉体验上 , VR终端的清晰度、眩晕、视觉疲劳等问题尚未解决 , AR终端的清晰度较差、视场角有限;穿戴体验上 , VR终端需双手操作才能佩戴和摘取 , 对近视用户不友好 , 一体机太重产生较大的面部压力 , 环境隔离带来的幽闭感尚未解决;交互体验上 , 还需要更容易上手、更精细的互动方式;当前VR终端用手柄操作对普通用户门槛较高、终端价格居高不下 , 市场4K分辨率和6DOF的VR一体机价格超过3000元 , 分体式眼镜也超过2500元 , 离用户所期望的千元机尚有较大差距 。
终端挑战2:不同终端需平台适配 。 各种设备上传动作和姿态等感知信息 , 无论在类别和格式都有一定的差异 , 即使同种终端 , 例如VR一体机 , 每个厂家从物理形式上例如手柄数量和按键位置和定义以及动作和姿态信息获取接口和格式上都有差异 , 需要本地软件及云平台进行逐个终端的适配和信息的归一化处理 。
终端挑战3:终端连接能力还有差距 。 当前市场上还缺乏具备5G原生连接能力的XR终端 。 目前产业界推出的终端都基于WiFi 。 由于容量、干扰、切换、移动性等诸多限制 , WiFi很难满足随时随地沉浸XR体验的诉求 。
因此 , 黄宇红认为 , 为了让5G云VR业务真正露出“杀手本色” , 必须端、边、网、云协调发展 , 缺一不可 。
推动云XR产业加速发展
为了推动云XR产业加速发展 , 黄宇红认为可以多措并举 , 从四个方面开展5G云XR生态构建与产业合作 , 打造5G云XR通用能力 , 培育5G杀手级应用新商业价值 。
第一 , 联合技术攻关与标准化 。 包括识别制约5G云XR成为杀手级应用平台能力的关键问题 , 探索5G云XR新型云网架构、端到端解决方案 , 推动标准化及技术攻关 。
第二 , 建立开放实验室 。 验证5G云网支撑XR业务的能力 , 开展技术联合攻关 , 推动云渲染、云感知等关键技术发展 , 孵化创新技术方案与业务应用 。
第三 , 举办5G云XR专题赛 。 以云网商业价值为导向 , 发现并培育5G云XR创新解决方案与业务应用 , 引领产业向5G云XR方向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