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解析明代舟山海防忽略的原因( 二 )


若明前期便国力昌盛的话 , 将海塞防守与要塞防守处于同等水平 , 舟山的防御也就没有如此之差了 。 正是由于朱元璋打下一个先例 , 所以之后历代皇帝对此事的重视度一直很低 , 这就给了海寇了可乘之机 , 使舟山沦为海盗的大本营 。
舟山被忽略的影响
舟山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并不会因为驻派兵力的少而减小 。 因此 , 统治者将舟山放弃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
首先对舟山来讲 , 舟山成为了海盗的大本营 ,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 本身舟山守备势力就非常弱 , 在明朝统治后期 , 屯田制度的破坏 , 更使防卫人员外逃 , 使岛上的防御力量更加薄弱 。
这样以来 , 星罗棋布的小岛就成了海盗的天堂 , 大大小小的岛屿 , 盘踞着大量的海盗与倭寇 , 这给朝廷剿匪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
俞大猷(1503-1579) , 字志辅 , 又字逊尧 , 号虚江 , 晋江(福建泉州)人 , 明代抗倭名将 , 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 俞大猷一生与倭寇作战 , 战功显赫 , 率领“俞家军”能将敌人吓退 , 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 , 扫平了为患多年、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
即使此等名将进行剿匪 , 也经常吃到败仗 , 明朝有许多关于俞大猷在舟山剿匪的记载:“三十一年 , 倭贼大扰浙东……越二年 , 贼据宁波普陀 。 其年冬 , 以与平徐海功 , 加都督事……独宁波舟山倭负险 , 官兵环守不能克 。 ”
【历史故事】解析明代舟山海防忽略的原因
文章图片
关于舟山剿匪的历史遗迹不仅有文字记载 , 也有当地古称和古建筑 。 如平倭港、平倭潭等 。 从这些历史遗存下来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出 , 当时剿匪之艰辛与困难 。
再就是朝廷难以组织兵力防止海寇掠夺浙江海岸的居民 。 前文我们介绍过了舟山群岛的重要性 , 舟山的放弃 , 无疑削弱了浙东地区的防御纵深 。 舟山群岛就像一面盾牌一样 , 在浙东前面 , 当舟山失去 , 整个浙东就暴露在海寇面前 , 只能任人宰割 。
不仅如此 , 海寇还占领舟山岛作为跳板 , 以便于更加方便地进犯浙东 。 有史料记载:“己巳……倭夷由穿山浦登岸 , 杀害男女七十余人 , 掠其财物 。 守御百户单政不即勤捕 , 致贼遁去 , 诏诛之 。 ”“嘉靖乙卯夏 , 倭船百余艘突犯普陀而入据之 , 遂至东垂鼎沸 , 及征兵七省 , 费金钱四十余万 , 幸而扑灭 。 ”
由此可见 , 当时海寇地猖狂程度 , 和政府对海寇的无奈 。 即使出动大量人力物力 , 也无法剿除海寇 , 无法弥补舟山群岛失去的后果 。
从辩证的角度来说 , 舟山防守的不重视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
在明朝时期 , 政府已经基本实行海禁 , “片甲不得下海 。 ”对于中原和内陆地区的百姓来说影响甚小 , 但是对于沿海居民来说就基本夺去了他们的生计 。 沿海地区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 , 土地产量低 , 居民只能依靠下海进行渔业或者出海经商 。
政府禁止后 , 居民不得不寻找其他方法进行走私 。 而舟山群岛上的海寇正是合适的人选 。 首先 , 舟山群岛政府无法全面管控 , 这就为走私物品的存储提供条件 。 其次 , 舟山地区交通便利 , 非常时候进行商业贸易 。
【历史故事】解析明代舟山海防忽略的原因
文章图片
双屿港又因其优良的自然环境 , 贸易慢慢发展起来 , 逐渐成为“十六世纪的上海” 。 繁荣时期的双屿港 , 岛上居住了3000人 , 其中有1200人是葡萄牙人 , 仅葡萄牙商人每年的贸易金额就达300万金 , 可见双屿港的走私贸易至少已远及欧洲沿海 。
而这些走私活动的完成 , 往往离不开陆地上的走私商的参与 , 如果没有他们提供的货物 , 那么走私活动就没有了交易品 , 这样沿海松弛的防御或当地官员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
【历史故事】解析明代舟山海防忽略的原因】总结
忽略舟山群岛的重要性总的说来 , 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决定的 , 一个农业国不可能过多的要求海岸线和海上航线的防御 , 所以这就给海盗钻了空子 , 给整个明王朝带去不可忽视的麻烦 , 给人民带去沉重的灾难 。 不仅如此 ,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近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 , 使中国一直落后于西方 。
从现在来看 , 我们不能强求历史做到让我们满意 , 而是以史为鉴 , 总结经验教训 , 使这些错误在未来不在发生 。 现在的舟山以成为中国海军重要的驻扎地 , 为浙东地区设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