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夏日:返乡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夏日】
【农民|夏日:返乡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受疫情持续影响 , 三四月份以来 , 农民工陆续复工或寻找新工作;但工作几个月后 , 一度出现二次返乡潮 。
很多人认为农民失业了 , 庞大的失业人群将影响社会的稳定 。 事实是否如此?
根据自身的观察调研 , 笔者认为农民工返乡是他们结合主观体验与客观农村实际 , 主动做出的理性选择 。 这选择 , 不仅没有影响村庄稳定 , 相反还促进了村庄的和谐 。
农民|夏日:返乡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文章插图
勉强留在城市 , 不如安心返乡
笔者的家乡位于鄂东南地区 。 2017年 , 村庄实现数字脱贫;截至2019年 , 村民人均年收入约1.6万元 , 居全省中等水平 。 由于村庄资源有限 , 工业薄弱 ,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松懈 , 村庄形成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的家计模式——老年人留守在家种田与带娃养老 , 青壮年则是进城务工赚钱 。
全村户籍人口约2300人 , 流动人口占户籍人口的1/3 , 约700人 。 受新冠疫情与经济下滑影响 , 陆续返乡的人员达到150人 , 占总流动人口的1/5 。 由此可知 , 返乡人群数量不低 , 有些地方甚至可能更高 。
返乡群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业地在湖北地区 , 以武汉、鄂州、荆州为主 , 他们长期从事建筑行业 , 如室内外装潢、房屋拆迁等;二是在沿海地区谋生 , 集中在广州、深圳、温州及天津地区 , 主要是进厂上班 , 从事加工制造业 , 如皮鞋加工、模具制造、造纸印刷等 。
对于第一类农民工 , 虽然他们不懂得国家的宏观政策 , 但是他们清楚建筑行业的行情 。 据一位从事装潢的师傅说 , “最近几年 , 工作越来越少 , 价格也谈不起来 。 ”
随着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大型建筑公司的业务拓展 , 农民工的非正式就业空间受到一定的压缩 。 因遭遇新冠疫情猝不及防的袭击 , 城市建设更是放慢速度 , 房屋拆迁自然相应减少 , 城市居民在房屋装修等方面的投入也大大降低 。 他们的就业空间顺势骤缩 。 因此 , 今年以来 , 工地开工的次数减少 , 工价也有所下降 。
而第二类农民工 , 他们的感受更明显 。
沿海地区的经济有很大一部分依赖出口 。 生产产品 , 通过出口获取利润 , 反过来再推动生产 , 形成稳定的生产-出口-再生产的循环 。 而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流传 , 使得出口领域大大受阻 , 海外订单大幅减少 。 与此同时 , 国内市场短期内难以快速扩张 。
有一位年轻的农民工朋友和笔者分享了其体验变化:“前一两年 , 我一个星期加六天班 , 现在只是完成基本的生产 , 很少有加班 , 空余时间很多 , 大部分时间在玩 。 ”
因此 , 在他们看来 , 勉强留守城市不如安心返乡 。
乡村生活也很美好
如今的农村身处现代化进程中 , 因而仍能有效安置农民工 , 化解国家与社会危机 。
首先 , 他们没有忘记家里那人均一亩三分地 , 一户也有4-5亩 。 这些耕地早先只是流转 , 并没有荒掉 , 现在可以自己耕种 。 根据村庄调研 , 种田的不多 , 而旱地都充分利用了 , 他们基本可以依赖农业初步自给自足 。
农民|夏日:返乡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文章插图
农民|夏日:返乡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文章插图
除了种地 , 不少民工返乡后仍旧重新寻找就业机会 。 这些工作机会主要分布在村庄附近 , 县城范围以内 。 他们主要依靠村庄的熟人关系 , 短期内获得新工作 。
众多村民并不是只能从事单一工种 , 他们中很多可以说是综合型人才 , 身怀至少一门手艺 。 听村干部讲 , “他们很多人曾学过一门技术 , 如2000年左右流行的泥工与木工 , 后来大部分转型为外出打工 。 ”因此 , 他们应对风险的适应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