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光明时评:跪地救人无效后社会力挺,就该这样为好人撑腰

作者:默城
8月14日晚 , 在常德火车站内 , 一位中年男子突发疾病倒地 , 不省人事 。据车站副站长介绍 , 这名晕倒的男子是一人出行 , 身边没有人陪同 。 危急关头 , 车站工作人员和过路乘客纷纷出手相救 。 前往成都参加考试的两名医学生彭婕婷和陈家利 , 一直为倒地男子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 直至救护车到达 。 为了救人 , 两个医学生也错过了本应搭乘的K502次列车 。 可惜的是 , 最后男子还是没有被救回来 。
光明时评|光明时评:跪地救人无效后社会力挺,就该这样为好人撑腰
文章插图
这段救人的视频在媒体发布后网上迅速传播 , 有网友表示:“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 , 原因是两个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 , 这剧情怎么样 。 ” 这样的留言被很多网友定性为“恶评” 。 事后 , 男子的家属站出来向两位医学生当面致谢 , 表示:“人走了 , 但必须要感谢 。 ”对于“恶评” , 家属认为 , “今后遇到了困难 , 很多人就不敢伸手了 。 不明真相随便评论是不道德的行为 。 ”
救人视频中 , 看到男子倒地后 , 两个医学生 , 立即上前按压施救 , 进行人工呼吸 , 整个过程持续近20分钟 。 监控还显示 , 男子抢救无效离世 , 这两名女生离开现场时 , 还在不停地抹泪 。 无论是奋力救人 , 还是救人后抹泪离场 , 她们都呈现出了最美的样子 。 这样的“美丽” , 不会因为救人结果而改变 , 或者打折扣 。
再结合具体语境来看 , 那位网友的质疑话语 , 与其认定为“恶评” , 不如说是一种反讽 。 在事情还不清楚的情况下 , 他的假设 , 实际上是对社会类似事件的一种讽刺 , 讽刺的是社会一些个体的冷漠 , 是“好人没好报”的社会不良倾向 , 毕竟在过去 , 类似剧情也确实上演过 。 这样的反讽 , 或许确实可能给人们带来不适观感 , 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对社会的一种提醒 。
值得欣慰的是 , 此事并没有朝着这位网友讽刺的方向发展 。 虽然晕倒男子最后没有救过来 , 但其家属并没有“碰瓷”救人医学生 , 还当面对她们表达感谢 。
【光明时评|光明时评:跪地救人无效后社会力挺,就该这样为好人撑腰】不仅如此 , 对于此事 , 目前舆论场的主方向 , 也是力挺两位医学生 。 网友纷纷表示:“好人好事值得表扬”、心肺复苏又不是灵丹妙药 , 用了就活了 , 只要能挺身而出救人 , 就已经很赞了”、“这两个女生原本只是做好事 , 她们尽力了 , 可惜事与愿违” 。 还有 , 两位医学生的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 , 也将他们的事迹在官微发布 , 标题是“他们跪地施救的身影真美” 。
可以说 , 这样力挺救人医学生的社会主方向 , 是契合社会公义的 , 符合社会文明潮流的 , 也进一步放大了良善的主流价值观 。 一个良性健康的现代社会 , 对于见义勇为的行为 , 应该呈现“不论结果力挺”的状态 , 真正为好人撑腰 , 捍卫“好人有好报”的传统朴素道德 。
而这样的力挺 , 也是有法律支撑和依据的 。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 ,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如此 , 那像这两位医学生这样科学合理尽力救助 , 也没有给受助人造成损害的情况 , 就更不应该承担民事责任了 。 不仅如此 , 各地对于见义勇为也都有奖励的法规 , 导向也很明确了 。 这些法律规定 , 让好人心安 , 也是在为“正义”护航 。 我们要看到 , 无论是舆论 , 还是法律 , 都在为好人撑腰 , 这样的积极倾向值得肯定 。
再回到此事 , 其实与其苛责那位网友的“反讽” , 不如社会每一个个体 , 都从自己做起 , 向目前法律和舆论的主方向看齐 , 既要自觉成为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坚定践行者 , 又要为所有好人撑腰 , 让“好人有好报”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 这样的话 , 也是在逼仄舆论反讽的生存空间 , 比单纯苛责某个人的话语 , 更加高明 , 也更有社会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