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的七千人离职门( 二 )


华为的崛起与西方部分公司的衰落其根本因素就在于不同企业文化的拉锯战华为20多年的制度变革也无不是聚焦于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奋斗者为本 。
华为的薪酬制度重点是“按责任与贡献付酬”而不是按资历付酬 。 根据岗位责任和贡献产出决定每个岗位的工资级别;员工匹配上岗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员工岗位调整了工资待遇随之调整 。 这种薪酬制度受益最大的是那些有奋斗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冲锋在前并做出贡献的员工:受鞭策的是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员工 。 老员工如果懈怠了、不努力奋斗了其岗位会被调整下来 , 而相应的薪酬也会调整 。
员工可以不选择公司公司也可以不保留贡献低于成本的员工 。 公司不承诺终身雇用 。
很显然这一举措与新《劳动合同法》有一定的矛盾 。 如果华为真要实施了新法第14条的规定华为的“持续激活”制度将快速进入“冰河期”一个完全依靠市场精神打出来的国际化公司的期待与梦想将会戛然而止 。 华为的律师们显然是动了脑筋的如此大规模的老员工辞职事件尽管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但却无任何的违法或违规现象 。
华为顶着巨大压力闯过了一道“生死劫” 。
地震发生在外部而本应该是震源和震中的华为却平静得让人吃惊:没有一起辞职员工的投诉没有一起劳动争议没有一起劳动关系诉讼 。 几十位蹲守在华为深圳总部的记者通过“线人”或自己直接进行的员工采访都完全颠覆了他们预设的主题:员工的抗议与抱怨;在华为工作的不安全感 , 员工以新《劳动合同法》为武器的维权行为......
相反辞职员工对公司举措表示理解:企业久了一大堆老员工待遇不菲占着位子干劲不足了能力也跟不上不摇一摇晃一晃华为就成了一潭死水 。 这样冲击一下人人都有危机感公司才能有战斗力 。
没有进入辞职序列的员工也很兴奋:“废除了工号制度公司里没了论资排辈心理上轻松了许多也感到在这里奋斗有盼头了 。 ”工号文化在华为曾经是神秘而神圣的象征任正非的工号是No.01以此类推工号越前资历越老一般来说级别也越高“使得内部员工戴上了有色眼镜让新员工产生自卑感” 。
“辞职门”事件后华为重新排列工号(任正非现在的工号是11万多)大家重回起跑线公平竞争可谓组织变革的一大进步 。
华为的“辞职门”事件共涉及6687名高中级干部和员工其中也包括任正非 。 任正非的退休申请和其他6686名干部、员工的辞职报告在2007年11月得到董事会的批准 。 经董事会的挽留协商公司继续聘请任正非担任CEO职务而另有6581名员工完成了重新签约上岗共有38名员工自愿选择退休或病休52名员工因个人原因自愿离开公司寻求自己的其他发展空间16名员工因绩效及岗位不胜任等原因经双方友好协商后离开公司 。
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高中级干部重新续聘后职务做了调整有升有降或者换到了其他岗位;另有一批年轻的新面孔在后来的几年中崭露头角 。
如此大幅度的人事变化涉及每个当事者以及相关人的利益调整但从头至尾没有一丝冲突 。 尽管外面的议论沸沸扬扬全国总工会和广东省工会也派员进行调查但华为内部却一派平静 。 联系到1996年市场部集体大辞职、2003年IT冬天时部分干部自愿降薪等事件这些在外部看来“中国式”、“运动式”的激进举措为何都能顺利推行并最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活力?奥秘何在?
文化是制度之母 。 细察世界各国不同的政治制度为什么英国和日本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法国采用了共和制中东多数国家依然通行独裁制美国则吸收欧洲各制度之优实行一种“三权分立的混合制度…概因为各自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 。 制度派生于文化文化制约着制度的变迁 。 激进浪漫、富于动感韵律的法国人显然无法容忍一个高高在上的“虚君”代代传承地俯视着追求平等、博爱的法兰西国土;而冷静理性、崇尚高贵、善于妥协的英国人自然趋向于选择让步与平衡—在等级与民主、贵族与庶民、国家象征与政治实体之间达成和谐与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