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齐电影|而是去感受和体验,《信条》影评:不要尝试理解( 二 )


文章图片
就因为即便有着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 , 但直到现在仍旧没人能确定时间旅行的可行性 , 还有“回到过去”这个行为会对现实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 因此在影史上已经有许多“穿越时空”的优秀作品的情况下 , 《信条》最迷人地方就在于诺兰没有以能带我们回到过去某个时间点的“时光机”作为核心 , 反而利用“我们能够在时间线上向过去前进”为这类故事题材做出过往少见的创新解释 。
《信条》整部电影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 正是如此 , 我们不需要针对时间旅行的“祖父悖论”去多做探讨 , 而是偏向于“命定悖论” , 将电影里所有事件视为必定会发生的既定事实 , 并把每位角色的故事线当成是一段连续前进 , 即便进入机器也只是改变方向的旅程 。 换句话说 , 《信条》最后主角等人成功让世界免于毁灭的结局 , 与其说是因为他们回到过去杀死了反派、阻止那九个关键物品被炸毁 , 倒不如说是他们随着剧情进展逐步走向最终“世界没有因此毁灭”的这个必然 。
《信条》惊人的视觉特效场面
亦齐电影|而是去感受和体验,《信条》影评:不要尝试理解
文章图片
毫无疑问 , 诺兰利用他最擅长的时间魔法将《信条》抬升到过去谍报电影从未到达的高度 , 从角色在世界各地寻找线索、进入倒退时间的状态追捕反派 , 到最后分成正、反两队展开双向时间的“钳形攻势” , 不仅逐渐建构出《信条》电影的细部设定和整体世界观 , 也利用脑洞大开的创意巧思 , 还有强大的电脑特效与实景拍摄技术 , 展现出观众从未见过 , 甚至是违背常理、在某种程度上跳脱我们理解范畴的画面 。
扣除掉诺兰直接把一架波音747撞毁的超狂桥段 , 无论是开枪后从木板上飞回弹夹里的子弹、不用接触就能拿起桌上的物品、从翻滚变回行驶状态的车辆 , 或者片中每一位倒退行走的人 , 除了让观众看见画面中每个物体各自以不同姿态运动的特殊样貌之外 , 诺兰借由时间倒退来反转“熵增加原理” , 展现出这个世界从“无序”回到“有序”(玻璃复原、地上散落的瓦片恢复)的过程 , 这种颠覆我们过往认知的难以言喻之感 , 我想都是我们需要进戏院亲身体验 , 才能从《信条》整部电影里直接感受到超越《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的场面震撼 。
《信条》电影的致命缺点?
亦齐电影|而是去感受和体验,《信条》影评:不要尝试理解
文章图片
当然《信条》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 , 除了缺少诺兰从2008年《黑暗骑士》以来的御用剪辑师李·史密斯 , 能明显感受到这次人物对话的剪接稍嫌杂乱破碎之外 , 《信条》也不像前作《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在梦境与太空的科幻题材背后 , 有着一位父亲为了回家而付出许多努力的根本核心 , 虽然《信条》最后解释一切其实都是主角一手策划 , 但整体还是少了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 理解他走上这条路的明确动机 , 我想这都是《信条》在满分的表面背后可能存在的致命缺陷 。
然而即便如此 , 我们不妨也换个角度来观看《信条》这部电影 , 就像我们不会期待在一部《007》里看到庞德深入的内心挣扎 , 导演诺兰没有为约翰·大卫·华盛顿所饰演的“主角”设计一个我们能叫出来的名字不是没有原因 。 如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镖客三部曲》或爱德华·诺顿的《搏击俱乐部》那样 , 这些无名氏似乎都扮演着相当特别或神秘的角色 , 而《信条》最后知晓所有“过去会发生的事情” , 因此一手策划所有故事走向 , 指派罗伯特·帕丁森所饰演的尼尔回到过去帮助以前的自己 , 像是全知全能的“神”一般存在的主角同样也是如此 。 或许在旁人眼中他只是个穿着廉价西装的无名小卒 , 但在片中角色的世界中他却是拯救全人类的英雄 , 这不就是谍战电影的最大魅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