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孟浩然: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生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

公元728年 , 长安城一处官宅内 。
大诗人王维正坐在桌边 , 和友人对饮聊天 。 忽然有人报:“皇上驾到!”原来 , 当朝皇帝李隆基正好路过 , 想着王维就住在附近 , 亲自登门来找他聊聊诗歌和音乐 。
王维惊出一身冷汗 。 他招待的这个友人可是一介布衣 , 不能见皇上的 。
怎么办?
王维脑筋一转 , 招呼友人往床底下钻;时间紧迫 , 也只能委屈他了 。
皇帝是个聪明人 , 看到桌子上摆着两杯热气腾腾的茶 , 就知道房间里肯定藏有人 。 不得已 , 王维如实禀报 , 并把好友从床底请了出来 。
彼时 , 他的友人已40岁了 , 前半生不是在求官中 , 就是在求官的路上 , 如今天降馅饼 , 直接把皇帝请到了他的面前 。 真是天赐良机 , 入仕指日可待 。
【爱历史】孟浩然: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生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
文章图片
王维碰碰友人的胳膊 , 提醒他赶紧把肚里的墨水都抖出来 。 友人沉思一番 , 吟诗道:
北阙休上书 , 南山归敝庐 。
不才明主弃 , 多病故人疏 。
白发催年老 , 青阳逼岁除 。
永怀愁不寐 , 松月夜窗虚 。
【爱历史】孟浩然: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生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李隆基越听越来气 , 随即一怒而起 , 拂袖离去 。
这个敢在皇帝面前抱怨自己被弃的人 , 名叫孟浩然 。
皇帝离开后 , 孟浩然顿时释然了;他轻叹一声 , 向挚友王维作揖辞别 , 回归故里 。
回顾孟浩然的一生 , 他就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叛逆孩子 , 在外与朝庭相抗 , 失去了皇帝的恩宠 , 在内与父亲相抗 , 失去了家的庇佑 。
【爱历史】孟浩然: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生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
文章图片
01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中 , 如果说李白浪漫 , 杜甫现实 , 那么孟浩然就刚好夹在两人之间 , 想浪漫豁达 , 但又一直在现实里沉浮;想入仕求官 , 却又因违背初心而无奈落榜 。
他和王维是挚友 , 作诗的意境也很相似 , 但王维比他幸运 , 见的世面也大 , 在官场里沉浮多年 , 人到老年豁然开朗 , 主动辞官归隐 。
相比之下 , 孟浩然只能满怀真情 , 违心求官 。
他入仕的目的 , 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 , 二是为了向父亲赎罪 , 实现其遗愿 , 因为孟浩然叛逆半生 , 活活气死了老父亲 。
就本心而言 , 孟浩然想做个通透精干之人 , 忠孝两全 。
然而 , 事与愿违 。
【爱历史】孟浩然: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生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
文章图片
02
公元690年 , 湖北襄阳岘山脚下 , 有一处庄园名叫“涧南园” , 这里的女主人诞下一名男婴 。
这家男主人人称“孟老爷” , 他看着襁褓中的儿子 , 见他眉目清秀 , 鼻直口方 , 希望儿子日后能成大器 , 于是给他取名孟浩 , 字浩然 。
“浩然”出自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 。 一直以来 , 孟老爷心里有个执念 , 咬定自己是孟子的正统后代 , 所以希望儿子浩然能像先祖孟子一样光耀门楣 , 一身浩然正气 , 不做俗人 。
如此看来 , 孟氏一族对教育都很重视 , 历史上有“孟母三迁” , 等到孟浩然那一代 , 父母更是望子成龙 , 积极创造条件让子女成才 。
果然 , 孟浩然很争气 。 从小聪明好学 , 平日里熟读四书五经 , 休息时手捧《陶渊明集》 , 走出房门 , 爬到岘山的最高峰上大声朗读 。
孟老爷看在眼里 , 喜在心里 。
在当地 , 孟家虽算不上豪绅一族 , 但家境殷实 , 田产丰厚 , 衣食无忧 。 只要浩然勤奋好学 , 将来光宗耀祖是迟早的事 。
【爱历史】孟浩然: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生都在用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
文章图片
原本 , 孟浩然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有一年家乡发生大洪涝 , 无数难民涌入涧南园躲难 。 孟浩然亲眼目睹人们的苦难深重 , 第一次对发誓效劳的唐王朝有了质疑 。
17岁时 , 孟浩然在襄阳本地考试中崭露头角 , 只等来年去京城长安大考 , 离父亲的伟大理想仅一步之遥 。
但那一年 , 孟浩然敬仰的大清官张柬之于82岁高龄时再遭贬斥并客死他乡 , 这一悲剧事件彻底颠覆了孟浩然的入仕之念 , 坚决拒绝参加科考 。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 , 无道则隐 。 ”
面对昏庸之世 , 孟浩然决定做个隐士 , 彻底斩断入仕的念想 。
见儿子如此惊天举动 , 孟老爷气得吐血 , 扬言要和孟浩然断绝父子关系 , 但青葱少年孟浩然只用了四个字来回应:文不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