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论道|德军不得不对其装甲作战理论进行变革,战争打到1943年
著:罗伯特·A.福尔奇克
译:顾剑朱任东
文章图片
1940年至1942年间行之有效的德国机动作战理论 , 其基础是一支由坦克、机械化步兵、摩托化工兵、自行火炮以及其他单位组成的合成部队 , 并得到德国空军有力的近距空中支援 。 在作战方面 , 德军倾向于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即在晴朗天气下集中全部兵力主动发起进攻 。 应当动用德国装甲兵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暴露脆弱的侧翼或是像阿登这样守卫薄弱的地段—以便在关键地点建立起压倒性的战力 。 只要集中优势兵力于一个点 , 德军就能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 机械化部队将会涌向敌人的后方 , 包围敌人的主力 , 而后的问题不过是解决这些瓮中之鳖 。
虽然德国人在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 , 1942年的“腓特烈”、“猎鸨”和“蓝色”行动中都达到了这一标准 , 但到了1943年 , 德国人被迫开始违背自己的理论 , 在各兵种未能协调作战、没有慎重选择突破重点的情况下贸然发动进攻 。 1942年12月 , 在挽救斯大林格勒的“冬季风暴”作战中 , 霍特的装甲部队几乎没有得到过步兵和空军的支援 。 从那时起直至战争结束 , 苏军的攻势便总会迫使德军在冬季进行大规模装甲作战—通常是为了拯救被包围的部队 , 而且总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仓促进攻 。 到1943年2月中旬 , 曼施泰因只能用他那些只有十几辆坦克的装甲师来进行反攻 。 这种情况在194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 , 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 即使在冬季和不太有利的情况下也必须进行机动作战 , 这导致了德军对理论的修订 。
“运动战”理论中最重要的修改 , 和德国空军不再必定提供近距离支援有关 。 虽然空军偶尔仍会集中大量的Ju-87“斯图卡”和其他轰炸机—就像1943年中期的“堡垒”行动那样 , 但大多数救援行动只能得到少量的空中支援 。 空军的支援能力下降 , 意味着机动部队需要更强的火力才能突破坚固的防御 。
文章图片
在战争开始时 , 德国装甲师依靠速度而不是火力和装甲来完成任务 , 只要德国空军还在 , 即使面对偶尔出现的T-34或KV-1 , Ⅱ号、Ⅲ号或Ⅳ号坦克也能应付 。 实际上 , 组成装甲师先头部队的常常是师直属侦察营和摩托车营 , 装备装甲车和摩托车 。 然而 , 到1942年末 , 苏联防御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德国的薄皮坦克和摩托车部队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轻易地突破敌人的战线了 。 因此 , 由于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不足和苏联防御的改进 , 德国的战术从强调速度和机动性转变为基于冲击力和火力 。
鉴于这一趋势 , 1943年1月 , 装甲师的编制进行了调整 , 大致是将所有侦察营和摩托车营合并为一个装甲侦察营 , 这一调整持续了1943年的大部分时间 。 装甲侦察营是一支强大的作战力量 , 定编有122辆半履带车和18辆装甲车 , 这使它有能力进行“威力侦察” , 而不仅仅是充当侦察兵 。 随着这一编制的实行 , 德国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的侦察营成为事实上的机动部队 , 并经常作为机动部队使用 。 德国的战术理论也被修改 , 常常赋予这一“多面手”部队各种任务 , 包括前卫、后卫甚至是反攻 。
德国作战理论的另一项重大修改是更加强调区域防御、分散作战和局部反攻 。 虽然德国理论倾向于让步兵师维持一条主要防线 , 把装甲师保留在后方 , 但到1943年1月时 , 这已经变得不可能 。 那时 , A、B集团军群的大多数装甲师都被迫在前线各守一段 , 陆军几乎没有机动预备队 。 当苏军在另一段战线发起突击时 , 防守该地的步兵指挥官会要求最近的装甲师做出反应 , 派出一支战斗群进行反攻 。 这么做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 , 防御中的装甲师被分成数个小的战斗群 , 以援救承受巨大压力的各个步兵部队 , 因此其无法形成合力 , 被零打碎敲成古德里安在1939年—1940年间深为不满的“碎片”状态 。 德国装甲部队不再正确地作为一支独立的机动力量去使用 , 而是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加强防御中的步兵单位或进行连级规模的反击 。
- 祁连军武|英法德全都弃权,伊朗采购歼10已毫无障碍,美国提案仅获一国支持
- 海峡军武号|伊朗驻华使馆马上通知中国,美国扣船后被发现抢错人
- 军武骞尧|国防部长亲赴俄罗斯催货,普京拒绝见面,印度采购60万支步枪
- 祁连军武|退出中俄20国联合军演,新德里:绝不让步,印度拒绝俄罗斯邀请
- 军武志业|助推察打一体无人机发展,俄罗斯积极研制小型制导弹药
- 海峡军武号|飞行员跳伞逃生,美军又出事了!战机突然坠毁
- 军武亮剑|实则暗藏祸心,安倍辞职时下达唯一死命令!继任者必须无条件服从
- 祁连军武|联合国发出警告:应检尽检,放弃抗疫?大洋彼岸传来一则坏消息
- 祁连军武|中国早在4个月前就做好准备,美国计谋得逞?世贸总干事黯然退幕
- 军武骞尧|在“跨界”中求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