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张三丰论堪舆风水

吕宗诚等谨按:风水师要给人选地相宅,先须查占人之善恶及三世因果 。遵循天理,方可以与论风水之道也.
堪舆篇惟天覆善恶,惟地载善恶,惟仙师为天藏善恶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仙师无私恩 。人有私欲,则见理不明,地理者,天理也 。即有天理,即无人欲,故此道惟聪明正直圣人贤士乃克言之 。今汝世人妄谈风水,冒渎山灵,举亲骸以求福禄,对时师以论殃祥,或代搜求,或自寻觅,赚人货财,要人夸好,如此人心,安知天理?十个堪舆九个穷,何足怪也!仙师赐地,吉人与吉,凶人与凶吉不受恩,凶不受怨,理自公也,心自明也 。吾尝与人讲堪舆,即以堪舆兼报应,亦是如此 。夫司地者,仙师也,职既与仙,便不与凡 。人向凡夫求地,何不向凡夫求仙?
大致白话文意思
堪舆学,就是探寻人与天地最佳关系对应的学问 。人有善恶之分,故天地也会给予相等的关系对应,而不会排除于天地之外 。所以从堪舆学的本质上讲,天覆盖着一切的善恶,地负载着一切的善恶,代天地行使公理的得道仙师为天地埋藏着善恶 。天不会循私情地去覆盖,地不会循私情地去负载,仙师也不会循私情地埋善藏恶 。而世上大多数人看重堪舆学,其目的都是从私欲出发,想从中得到好处,而对堪舆学的本质道理一点也不明白 。
风水的现象属于特定时空内的现象 。这种特定时空内的风水现象称之为地理 。地理即特定时空内的自然规律 。这种特定时空内的自然规律乃是宇宙大自然规律演示的局部反应 。换言之,地理乃是天理的体现 。既然风水现象从本质上讲是天理的反应,属于天道的自然规律,那就不是人想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的 。所以,真正能掌握好运用好堪舆学的,惟有那些具有大智慧大道德的圣人贤士,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谈论这门学问 。而今天这个社会上,居然有很多人在妄谈高深的风水学问,真是冒犯污渎天地山水间的神灵 。他们对自己亡故的亲戚朋友都力求找到最好的风水宝地埋葬,以期亲属的后人们安享荣华富贵;他们在时尚知名的风水先生群体中,经常辩论着对于风水与凶吉祸福联系的判断水平高下,谁都把自己视为高明 。他们不仅要为别人不断地寻找好风水,更要为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寻找好风水;不但要赚别人的钱财,还要叫别人夸奖自己 。怀着如此偏私的人心,他就没去想一想,天道就会顺着偏私的人心去施报吗?先不说那些风水先生到底能不能给别人找到风水宝地,人们再看看,十个看风水的有九个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这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么?以前得道的仙师为人择地,是根据善恶而行 。该得好报的就为他选好地,该得恶报的就为他选坏地 。得了好报的,他也不受恩;得了恶报的,他也不落怨 。他是替天行道,出自公理 。后来什么报应,世人也都心里明白 。我经常向人传授堪舆术的学问,把风水学和天地大道与善恶报应联系起来,让这门学问成为纠正人心、弘扬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跟古仙师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
真正能掌握运用风水学的,理当是得道的仙师 。所以,这个职业既然属于仙的资格,那么任何不具资格的凡人是不可能会掌握运用的 。由此向热衷于堪舆利己的人们提个醒,你知道了以上的道理,懂得向庸俗的风水先生求风水是扯淡的事,何不从修道做起,由平常的凡人升华为超凡的仙人,岂不为自己、为后人寻找到了永恒的好风水吗? 
地 理 说地居三才之中,言地理而天人之理即相应焉 。人欲相地,天亦相人;人欲择地地亦择人 。世间故多有谈地之理者,然亦知有得地之理乎?谈地之理人主之,得地之理天主之,而地复为隐之而显之 。夫知地之难求,而即不求其地者,不可也;然知地之难求,而犹欲强求其地者,亦不能也 。昔子平先生有云:“地理之说本不为荫后而起,然后嗣取以妥先灵,先灵即以福后嗣,此一以贯之之道也 。”今夫地有三等,而得地者亦分三层 。上等之地,上应星象,下呈舆图天地生成,卦行安定,全是天工,而人力不与焉,此等惟圣贤豪杰,大有德行阴功之士,乃能得之;中等之地,办系生成景象,然有变化于其间,八卦相荡五行相推,一团真气,隐隐隆隆,此等惟老成忠厚,小有德行阴功之士,乃能得之;次等之地,一山一水,随地铺陈,十里一见,百里再见,无处非有,无处不可求,然亦要知龙之来历,山之向背,土之颜色,妙于裁取,巧于安排,以山川合罗盘,不可以罗盘合山川,地人相得,始得其平,此等凡老成忠厚、无怨无恶者,即可得之,此三等之大义也,而其下不足议矣,并无吉地以处不善之人也,牛眠吉壤岂易言哉!嗟乎!人虽善相夫地,天亦善相夫人也;人虽善择乎地,地亦善择夫人也 。人可不勉为吉人,以得吉地也哉!吾见世之求地者甚多,因作“地理说”以醒之焉 。
在三丰祖师看来,地理就是天理 。这种天理有何规律,是如何显现的呢?用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上的话说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理就是天道的体现,道是无所不在、大公无私的,它有其运行的自然法则 。道教认为,天人是一体的,它们共同受道的支配,作为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也同样受道的内在规律约束,同时体现道的存在与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道教的信仰三丰祖师才提出:"地居三才之中,言地理而天人之理即相应焉 。人欲相地,天亦相人;人欲择地,地亦择人 。世间故多有谈地之理者,然亦知有得地之理乎?谈地之理人主之,得地之理天主之,而地复为隐之而显之 。"三丰祖师认为,地是天地人三才中的一个环节,地理与天理、人理是相互联系的 。在三才之中,天是最高的,这就要求"人法地,地法天",只有效法天道,遵循天理,才能深得做人之理与择地之理 。世人想考察寻求福地,上天亦考察世人的善恶;世人想选择有利的环境,而大地环境也要选择有德之人享用它 。社会上有很多谈论地理风水的人,但他们中有深得地理之人吗?谈论地理可以夸夸其谈,全凭己意,而要懂得、精通地理,却要靠天机缘份与悟性,由天道支配,况且大地还要将其玄机藏之又藏,隐而不显 。以天理来把握风水术的传授和服务对象,不逆天行事,告之非人,如《天玉经内传下》末尾说,"若还求地不种德,稳口深藏舌",说的就是风水师不仅要精通地理,还要明白天理,遇到无德之人,即使见到好地也不要说出来,不为利益所动 。《天玉经外编》亦云:"此是九天真口诀,毋得轻传薄行人 。"说的是风水术的传授一定要慎重,非其人不传 。
最好的风水宝地全是天地自然生成,没有一丝人为的改造,这种宝地是可遇不可求的,只有大贤大德之人才能有机缘遇到,别人求也徒劳,若勉力求之,不仅无益,反生灾祸 。民间所谓的"不是人找风水,而是风水找人"、"无福之人难享福地",正是这种风水思想的体现 。中等宝地,也是自成格局,别有天地,这种地只有忠厚老实、小有功德的人方可得到 。最次一等的地到处可见,也最需要巧加选择安排,但在选择之时,仍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必须"以山川合罗盘","不可以罗盘合山川",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而不是用罗盘参合己意随意毁坏山川植被,这样才能"地人相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安无事 。这种地需要忠厚老实、无有过失的人方可得到 。其余的地都不值得一论 。总之,地的吉凶与人的善恶成正比,传说中的上上等的"牛眠吉壤"是不易寻求的,更不可能落到恶人手里 。世人向为了经济利益而从事风水活动的人寻求咨询,无异于"向凡夫求仙",缘木求鱼 。
劝 世 修 理 坟 墓 文尝思屋舍为生人之宅,坟墓乃亡人之家 。瓦漏墙圯,风雨飘洒,生人不能安也土崩椁坍,蚁入虫钻,亡人奚以安乎 ?今劝世人各培祖墓,有才量独任其功,福之来也己受之;无措施自出其力,灵之妥也荫随之 。勿恤钱财,勿惰心力,家业素丰者,须知今日之荣耀,仍是祖人之遗留;家道掘起者,须知今日之亨通,仍是祖人之孙子了于我何功 ? 于我何德立生前衣我食我,高厚之恩难酬;死后朝恩暮思,泉壤之地宜切,世世培修,尔之子孙还厚尔;年年补葺,神之善报益觉神 。不信者,夭贫死绝寒微;诚信者,寿富安康贵显 。尝见佳城冷落即知后世荒凉 。石碣卧寒烟,子嗣聩颓者几姓?荒邱埋腐草,儿孙堕败者孑家人孰无情!谁能遣此!吾今说个常情,尔当明其道理 。讲风水者培沙枝,观瞻尚取其包护;修墓基者为台砌,地脉尚不肯伤残 。而且寻常百姓之家,甫葬先骸之日,两旁密种疏篱,一扌不勤累土石 。如何前日经营,忽到后人荒废 。今谕尔等,人人拜扫,好土宜加;岁岁游观,恶木宜拔 。斯坟头无缺陷之害,脉气弥蒸;佳城有茂草之生,树根安入 。祖灵安妥,贤嗣繁昌 。若违吾训,定遭神谴 。 
“西溪假寐”是张三丰传记里记载的一例风水的例子:
同州有田翁者,家称富有,生平颇好善,及其殁也,有一道人来吊,自称天外散人(取唐诗天外三丰之句藏其号也) 。嘱其子葬其父于秦岭山中,土起乳包两石相抄处,且曰:『吾与人卜地,只令无风水泥沙蝼蚁足矣,切勿妄听盲师复行迁改 。』田葬其父十年平平,后为某师所惑,谈封说拜,顿起他心,欲改葬焉 。闻道人尚在西溪亭田,往询其可否,及至亭间,道人正酣睡石上,田以手推移再三,道人作蒙眬语曰:『而翁正安卧,何来移动为也 。』田不悟,复强推之,道人鼻息齁齁,竟不之答 。田遂还家,仍从某师语,往开其墓,田公遗骨如黄金然,殊大悔恨 。而某师强词夺理,卒移他区,不十年而田产淍零,再访道人,云已去年他往也 。寻又逢某师,见其目瞽,丐于市云 。
在张三丰的相关传记,有“西溪假寐”一节,记载他叮嘱田翁之子为田翁择墓一事,“嘱其子葬其父于秦岭山中土起乳包、两石相抄处,且曰:‘吾与人卜地,只令无风、水、泥、沙、蝼蚁足矣,切勿妄听盲师,复行迁改 。”祖师所说的“两石相抄处”,正是阴阳二气交感的地理条件,而中间所隆起的乳形土包,正是阴阳二气交感的产物和标志,犹如道教中丹家所指的黄庭,而隆起的乳包则正是阴阳二气交媾所产生的生气旺盛使然,这与郭璞《葬书》中所说的“葬者,乘生气也”是吻合的 。根据这一节的记载,田翁之子后来误听流俗风水先生之言,改葬其父,开墓而视时,“田公遗骨如黄金然”,正说明此处生气之旺,使尸骨色如黄金 。田翁之子非常后悔,但为时已晚,已破坏了这种天造地设的地理环境 。从三丰祖师告诉田翁之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丰祖师为人卜地葬亲,也只是让尸骨免受风水泥沙和蝼蚁的侵害而已,以此使为人子者进奉孝心,并非蛊惑世人葬此地后如何飞黄腾达.
大宗师张三丰论堪舆风水!上大宗师张三丰论堪舆风水!上
张三丰仙家风水与杨公风水之比较风水是建立在原始巫术基础上的一种民间信仰,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它以阴阳为哲学基础,旨在选择一种人天和谐的生存模式 。以体察天人之际为旨归、原始巫术与民间信仰为基础、道家阴阳哲学为内核而形成的道教,对于中国诸方术采取了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因此,道教中人不乏对风水研究有素者,《道藏》中也收录了不少风水书籍 。本文试将张三丰祖师的风水理论与杨公风水作一比较,以凸显二者之间的关系与杨公风水的深刻内涵 。
一、比较的可行性
张三丰,道教武当派创始人 。据《明史》记载,其籍贯为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名全一,一名君实,三丰为其道号 。在《明史》及传说中,张三丰是一个“踪迹秘幻,莫可测识”的半人半仙式人物 。《三丰先生本传》中说他“先世为江西龙虎山人,故尝自称为天师后裔 。祖父裕贤公,学精星算”,因此,秉承家学,张三丰对于风水术一定有所领悟,因其先世为江西龙虎山人,故对于赣州杨公风水不可谓无闻 。通过阅读三丰祖师的论著可知,其对风水的见解迥出凡流之上,且不乏对世俗风水的批判,在劝喻之中,寄寓着一种宗教的淑世情怀 。
在风水术的重要典籍中,《青囊经》据说是汉代黄石公所著,黄石公收张良为徒,并授予他《阴符经》,后来张良功成身退,专心于内丹气功的养生,二人均是道家色彩非常明显的人物 。《青囊经》从形而上的哲理方面为风水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没有从形而下的技术层面为风水提供依据,这一点就好像《黄帝内经》之于中医,《阴符经》之于内丹养生 。《青囊经》在哲学思想和语体色彩方面和《阴符经》有很多相似之处,而《阴符经》也可以为风水理论提供哲学基础 。所以,从一开始,道家(或曰后来的道教)便和风水有不解之缘 。后来,晋代的郭璞把中国风水大大推进了一步,他曾经跟随隐士郭公学习《周易》等道术,亦好神仙之学,注解仙家地理之书《山海经》,并写了很多游仙诗,足见其学有鲜明的道家神仙色彩,其《葬书》比起《青囊经》来说,在术的操作层面更进了一步,引用了一些《青囊经》的文句,亦不排除受到仙家理论的影响 。唐末的杨公,正是在精研郭璞《葬书》的基础上使中国风水提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独具一格的杨公风水 。又据《四库全书?青囊奥语》提要可知,“(曾)文迪因得筠松之术,后传于陈抟”,而陈抟和张三丰同为道教隐仙派人物;又据《四库全书》所收《豫章书》可知,杨公弟子曾文辿亦曾精研《黄庭内景》之书,而该书是道门晋唐以来主要的修炼经典,故其对道教内丹修炼亦不乏了解 。纵观这一发展脉络可知,杨公风水的仙家渊源是不可排除的,它与道教尤其内丹学相互吸收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鉴于以上的原因,张三丰的风水理论完全可以和杨公风水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这一参照系的建立,可以更加清晰地明了杨公风水的合理内核 。
大宗师张三丰论堪舆风水!上大宗师张三丰论堪舆风水!上
二、地理即是天理
三丰祖师在《天口篇》(《张三丰全集》卷五)中有《堪舆篇》一章,专门论述时人言地理风水之妄 。古代有将风水称作地理的,与天文相对应 。天文指的是日月星辰的天象变化,地理则指河流山川的分布格局,文与理的意思是相同的,合起来就是纹理,即装饰之意 。因此,过去称之为地理的书,往往有风水的内容 。三丰祖师在《堪舆篇》中说:“惟天覆善恶,惟地载善恶,惟仙师为天地埋藏善恶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仙师无私恩 。人有私欲,则见理不明 。地理者,天理也 。既有天理,即无人欲,故此道惟聪明正直圣人贤士乃克言之 。” 由此可知,三丰祖师认为地理之理,并非是文理之理的古义,而是天理之理,并且明确指出,地理就是天理,二者均排斥个人的私欲妄念 。如果因为一己之利而背弃天理,是绝对无法求得福地的 。对于为一己之利妄谈风水者,三丰祖师进行了批驳:“今汝世人妄谈风水,冒渎山灵,举亲骸以求福禄,对时师以论殃祥,或代搜求,或自寻觅,赚人货财,要人夸好,如此人心,安知天理?十个堪舆九个穷,何足怪也!” 这种一针见血的批评,在当今看来仍有现实意义 。目下一些所谓的一些“风水大师”,或打着《周易》之名,或借助道教之义,骗人钱财,为人相墓看宅,而他们在未行其术前,又何尝不是“十个堪舆九个穷”呢?
【大宗师张三丰论堪舆风水】在三丰祖师看来,地理就是天理 。这种天理有何规律,是如何显现的呢?用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上的话说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理就是天道的体现,道是无所不在、大公无私的,它有其运行的自然法则 。道教认为,天人是一体的,它们共同受道的支配,作为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也同样受道的内在规律约束,同时体现道的存在与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道教的信仰,三丰祖师才提出:“地居三才之中,言地理而天人之理即相应焉 。人欲相地,天亦相人;人欲择地,地亦择人 。世间故多有谈地之理者,然亦知有得地之理乎?谈地之理人主之,得地之理天主之,而地复为隐之而显之 。” 三丰祖师认为,地是天地人三才中的一个环节,地理与天理、人理是相互联系的 。在三才之中,天是最高的,这就要求“人法地,地法天”,只有效法天道,遵循天理,才能深得做人之理与择地之理 。世人想考察寻求福地,上天亦考察世人的善恶;世人想选择有利的环境,而大地环境也要选择有德之人享用它 。社会上有很多谈论地理风水的人,但他们中有深得地理之人吗?谈论地理可以夸夸其谈,全凭己意,而要懂得、精通地理,却要靠天机缘份与悟性,由天道支配况且大地还要将其玄机藏之又藏,隐而不显 。所以,有资格、有能力深得地理玄机的人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风水先生只是欺世敛财、沽名钓誉而已 。
在杨公风水中,勘查地理也是要和天理相应的 。这种相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天理来把握风水术的传授和服务对象,不逆天行事,告之非人,如《天玉经?内传下》末尾说,“若还求地不种德,稳口深藏舌”,说的就是风水师不仅要精通地理,还要明白天理,遇到无德之人,即使见到好地也不要说出来,不为利益所动 。《天玉经?外编》亦云:“此是九天真口诀,毋得轻传薄行人 。”说的是风水术的传授一定要慎重,非其人不传 。这同样是对天理的遵循 。杨公风水术中的天理地理相应,还表现在天理地理的同步相感方面,比如《青囊经?中卷》云:“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气行于地,形丽于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 。……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成一体,此之谓化机 。”由此可知上有天理,下必有地理以应之,二者虽虽高下相隔,但却一气流行,其理一也 。
三、吉凶须配善恶以及形势理气兼备
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配享福地呢?三丰祖师认为:“仙师赐地,吉人与吉,凶人与凶,吉不受恩,凶不受怨,理自公也,心自明也 。吾尝与人讲堪舆,即以堪舆兼报应,亦是如此 。” 在这里,仙师也就是彻悟天道、精通地理之人,非一般流俗可比 。仙师为人相地,全看一个人的品行善恶,善人赐予风水宝地,恶人则予以凶险之地,并且不因择地的好坏而受到影响,为人选了好地,并不接受别人的报答,为人选了凶地,也并不受到埋怨和诅咒,因为仙师乃是秉持天理行事 。不同的地理环境是如何分配给不同善恶的人呢?对此,三丰祖师也有明确的说明:“今夫地有三等,而得地者亦分三层 。上等之地,上应星象,下呈舆图,天地生成,卦行安定,全是天工,而人力不与焉,此等惟圣贤豪杰大有德行阴功之士,乃能得之;中等之地,亦系生成景象,然有变化于其间,八卦相荡,五行相推,一团真气,隐隐隆隆,此等惟老成忠厚,小有德行阴功之士,乃能得之;次等之地,一山一水,随地铺陈,十里一见,百里再见,无处非有,无处不可求,然亦要知龙之来历,山之向背,土之颜色,妙于裁取,巧于安排,以山川合罗盘,不可以罗盘合山川,地人相得,始得其平,此等凡老成忠厚、无怨无恶者,即可得之 。此三等之大义也,而其下不足议矣,并无吉地以处不善之人也,牛眠吉壤岂易言哉!” 可见,最好的风水宝地全是天地自然生成,没有一丝人为的改造,这种宝地是可遇不可求的,只有大贤大德之人才能有机缘遇到,别人求也徒劳,若勉力求之,不仅无益,反生灾祸 。民间所谓的“不是人找风水,而是风水找人”、“无福之人难享福地”,正是这种风水思想的体现 。中等宝地,也是自成格局,别有天地,这种地只有忠厚老实小有功德的人方可得到 。最次一等的地到处可见,也最需要巧加选择安排,但在选择之时,仍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必须“以山川合罗盘”,“不可以罗盘合山川”,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而不是用罗盘参合己意随意毁坏山川植被,这样才能“地人相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安无事 。这种地需要忠厚老实、无有过失的人方可得到 。其余的地都不值得一论 。总之,地的吉凶与人的善恶成正比,传说中的上上等的“牛眠吉壤”是不易寻求的,更不可能落到恶人手里 。
正是因为人地相配要遵循善恶相应这一原则,所以三丰祖师这样告诫世人:“嗟乎!人虽善相夫地,天亦善相夫人也!人虽善择乎地,地亦善择夫人也 。人可不勉为吉人,以得吉地也哉!吾见世之求地者甚多,因作《地理说》以醒之焉 。” 三丰祖师谆谆教导,劝人行善以得吉地,其淑世救人情怀可见一般 。
风水惟彻悟天道、精通地理者可讲,一般的风水先生只是欺世骗人而已,然而正是这样一批人,古往今来,蛊惑世人,危害社会,之所以世人对他们趋之若鹜,使得害人的风水术大行其道,是因为一般人认识不到这一点 。因此,三丰祖师在劝人行善以得吉地之外,又提醒世人:“夫司地者,仙师也,职既与仙便不与凡 。人向凡夫求地,何不向凡夫求仙?”三丰祖师强调只有仙师才有资格为人择地,大概是因为只有仙师才能彻悟大道,秉持天理,不为权势财色所诱迫,这样才能审清地理,丝毫不爽;而一般的风水先生,多是利欲熏心之徒,动机只在一己之利,昧于大道,何谈地理?所以,世人向为了经济利益而从事风水活动的人寻求咨询,无异于“向凡夫求仙”,缘木求鱼 。
张三丰的风水学说强调天理以及道德之善恶,人文精神较浓,这和他的宗教身份有关 。相对来说,杨公风水更多的是强调技术的操作层面,科学性质较强,大概是因为在杨公等人看来,风水术作为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技术,只要操作得当,用者即可受益 。但正如上文所言,杨公风水也讲究善恶与吉凶的对应,如“若还求地不种德,稳口深藏舌” 。在张三丰看来,一流的风水师应是仙师杨公风水更是这样认为,如《天玉经》就说,“仙人秘密定阴阳,便是正龙冈”、“玄空大卦神仙说,本是此经诀”、“学取仙人经一宗,且莫乱谈空”等等 。
从张三丰论三等地可知,其风水理论形势和理气兼备,如其所言“下呈舆图”、“一团真气,隐隐隆隆”、“要知龙之来历,山之向背,土之颜色”等俱是形法,而其所言五行、八卦以及罗盘之运用,则为理气 。杨公风水更是如此,详参《青囊经》、《青囊奥语》和《天玉经》等经典,便会明白个中三昧因此,说赣州风水为形势派,并不确切 。
四、风水亦同丹道阴阳
三丰祖师作为道教中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在道教内丹修炼方面独树一帜,其丹法是处处讲究阴阳感应交媾、天人合发同功的三家相见的龙虎丹法,世称三丰丹法 。由于三丰祖师在内丹学理论与实修方面的高深造诣和邈不可测的境界使他将地理风水的领悟与丹道之理融会贯通起来,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仙家地理风水理论 。
将风水同内丹学联系起来并非张三丰一人,如元明之际的赵汸在《风水选择序》(《古今图书集成》卷六百八十)中便说:“风水犹砂与汞,而年月日时疑其火候之说欤!”但这尚是比喻之辞,在张三丰那里,由于其丹法处处讲究阴阳懂的颠倒交媾,所以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地理须合丹道同悟”的思想,与杨公风水讲究阴阳颠倒交媾之玄空颇有暗合之处 。
在张三丰的相关传记中,有“西溪假寐”一节,记载他叮嘱田翁之子为田翁择墓一事,“嘱其子葬其父于秦岭山中土起乳包、两石相抄处,且曰:‘吾与人卜地,只令无风、水、泥、沙、蝼蚁足矣,切勿妄听盲师,复行迁改 。” 三丰祖师所说的“两石相抄处”,正是阴阳二气交感的地理条件,而中间所隆起的乳形土包,正是阴阳二气交感的产物和标志,犹如道教中丹家所指的黄庭,而隆起的乳包则正是阴阳二气交媾所产生的生气旺盛使然,这与郭璞《葬书》中所说的“葬者,乘生气也”是吻合的 。根据这一节的记载,田翁之子后来误听流俗风水先生之言,改葬其父,开墓而视时,“田公遗骨如黄金然”,正说明此处生气之旺,使尸骨色如黄金 。田翁之子非常后悔,但为时已晚,已破坏了这种天造地设的地理环境 。从三丰祖师告诉田翁之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丰祖师为人卜地葬亲,也只是让尸骨免受风水泥沙和蝼蚁的侵害而已,以此使为人子者进奉孝心,并非蛊惑世人葬此地后如何飞黄腾达或发家致富 。
道教内丹修炼讲究法、侣、财、地俱备,所谓地,也就是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居住修行,故择地历来为道门修炼人士所重,从现存的古代道观多修建于山水形胜之处来看,正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修道之人居住之地,三丰祖师认为:“或就乡居,土宜红黄,上无古墓,中有甘泉,傍有善邻,不近于牛池粪窑,山川清淑,斯为福地 。否则,恐不克谐于事 。此地所以必择也 。” 这里要求土壤的颜色为红黄色,想必与居住经验有关,亦与炼外丹所用的必需原料朱砂、硫磺的颜色相同,与内丹中的内景亦相符合 。其他的像没有坟墓,要有泉水,有好的邻居,没有粪池污染等,均与生活上的方便、安全、卫生有关,以现代理论来看很好理解 。满足了以上的条件,修道之人在修炼内丹之时才能事半功倍,易于成功 。这正是道门中修道之士慎于择地而栖的重要原因 。
三丰祖师将丹道之理贯通于风水,最为直接的表述是在《水石闲谈》中:“仙家地理,须合丹道同悟 。即如圆阳子怡云山庄住宅一区,坐落在两山之间,不吞不吐,若开若阖,用倚粘之法,结平安之宅,真乃黄庭下、关元上之大中极也 。此等天机,何人知道?” 这里,三丰祖师举圆阳子的住宅为例,讲两山之间的阴阳二气交媾,犹如内丹中的阴阳会合,“不吞不吐,若开若阖”,正是阴阳二气相互交感、含情相顾、与住宅相互呼应、互盼有情的一种描绘 。黄庭与关元,乃内丹法中人身上的两大窍穴,内丹修炼至久,阴阳二气在其间交媾出现胎息而结丹 。在这里,圆阳子的住宅恰如内丹中所结之丹,位于阴阳二气交感之处,自然是“平安之宅”了 。
杨公风水之法,完全与丹道相通,二者皆道法自然的产物 。风水术和《周易》密切相关,其命名自然也和《周易》吻合 。正如李定信先生所言,“地理术称为风水术是不太合适,应该称为乘生气术,因为土生生气,生气生水,或称为土水术或龙水术,比称风水术要适宜”,而龙在风水之中多指山,所以龙水多指山水 。在《周易》之中,风水构成《涣》卦,代表水盛的样子,与地理风水不符,而由泽山构成的《咸》卦表示的阴阳、刚柔、山水的颠倒交媾感应,则实与郭杨一脉风水正术相同!三丰丹法则又与此易理相契 。考杨公风水,处处讲究阴阳交媾,不离阴阳既是《周易》的精髓,也是风水的精髓,故风水先生也称阴阳先生,《诗经?公刘》说“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也说明早期相宅术关注阴阳 。如《青囊经》云:“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阴阳相乖,祸咎踵门 。”说的是阴阳配合感应的重要性;《青囊序》“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更是将杨公风水总结为雌雄二字,雌雄即是阴阳,称雌雄而不称阴阳,是强调雌雄匹配交媾的普遍必然性,其又云“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 。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阴阳不待言 。识得阴阳玄妙理,知其旺衰生与死”,将道家理论运用于风水,与三丰丹法玄关理论惊人的一致;《天玉经》“共路两神为夫妇,认取真神路”、“阴阳配合亦同论,富贵此中寻”,夫妇更是象征阴阳交媾配合,这种在丹经之中比比皆是;《青囊奥语》“雌与雄,交会合玄空;雄与雌,玄空卦内寻”,这两句与丹道阴阳交媾现出玄关一窍同一旨趣,揭示了杨公风水的实质,对此,李定信老先生解释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这是万物生长的原理,地理术对龙砂水也是同样的看法,所以杨筠松地理术首先就是分辨阴阳 。阴就是雌,阳就是 。所谓‘玄空’,这里是指生气,就是指阴阳气 。……地理术的雌雄交会,阴阳交配,龙水结合,就是玄空变化过程,就是因 。地理术的吉与凶,就是玄空,即龙水交会的结果 。” 所言极是 。
在丹道之中,“丹经篇篇说阴阳,阴阳诚为万法王”,阴阳交媾而成丹;在杨公风水中,“杨公养老看雌雄”,雌雄交会合玄空,也就是结穴 。这种阴阳的交媾在《周易?坤》卦上六爻辞中已经说明:“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坤?文言》对此解释为:“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文言》中的“无”为衍文 。通观文意可知,上六爻辞说阴阳二气(龙)在原野交媾迭合其血黑黄,黑为水,黄为土,正是山水交媾 。《文言》的意思是说,当阴的能量和阳相当的时候,咎必然配合交媾,因为阴靠近了阳气,所以称之为龙;阳以气为主,阴以血为主,都没有失其类,所以成为血 。玄黄是明天地相杂相交因为天玄而地黄 。三丰丹法和杨公风水亦屡屡说明这种阴阳交媾的情况,用词一如《周易》 。如张三丰《无根树》之第十九云:“无根树,花正双,龙虎登坛战一场 。铅投汞,阴配阳,法象玄珠无价偿,此是家园真种子,返老还童寿命长 。上天堂,极乐方,免得轮回见阎王” 以及其《龙虎还丹指迷歌》中“男配女,阴配阳,交媾分明战一场”中的“战”,均是指阴阳二气的交媾;《天玉经》则云:“二十四山分两路,认取五行主 。龙中交战水中装,便是正龙阳 。”这里的交战也是指阴阳的交媾 。一句话,阴阳不交不成丹,阴阳不交不结穴 。
杨公风水术不仅不离阴阳交媾,且其交媾的方式也是玄空不传之秘,这个秘密就是颠倒 。《青囊奥语》云:“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翻天倒地对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天玉经》云:“翻天倒地更玄玄,大卦不易传 。”这里的颠颠倒、翻天倒地等都是颠倒阴阳、五行的意思,这识杨公风水区别于一切风水伪术的关键,不懂阴阳、不懂颠倒,便不懂地理 。而三丰丹法之用,玄机更在颠倒,其《无根树》之五云:“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 。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 。世上阴阳男配女,子子孙孙代代传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 可见,杨公风水原理和张三丰丹法暗合,张三丰以地理合参丹道,颇有见地 。
丹道是丹家为了与造化抗争而发明的一大绝技,正如张三丰《无根树》所说,成丹以后便可以“免得轮回见阎王”了,它有理、术、法、诀几个层次,而杨公风水术也正如《葬书》中所说,“择其所向,避其所害,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玄通阴阳,巧夺造化”,不甘为自然现实所困,二者积极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 。再者杨公风水也和丹道一样有理、术、法、诀几个层次,理可自悟,诀需师传,法和术更要师徒授受,这些都和丹道相同,都一样是“得诀归来好读书”,无诀读书也枉然 。内丹学是道教对中华养生文化的一大贡献,它与生物、心理、物理、化学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自有其深刻的科学性,此一点已为不少学者所认可 。三丰祖师依据丹道学原理悟出仙家地理风水,在住宅选址中不讲究繁琐的龙、水、砂、穴,不讲究山、向、日辰,不讲究鬼神邪妄,简易自然,完全符合大道至简之理,追求居住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之美,自有其特殊价值 。而杨公风水暗合丹道,其理相通,其科学性自不待言比起当今许多“风水大师”的“江湖风水”不知要高明了多少倍 。
杨公风水与丹道之间的关系是个大问题,颇值得继续深入探讨,对于杨公风水科学性和操作性的认证将有很大意义,故赘言如上 。
结论
通过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杨公风水理论深邃无涯,它与张三丰的仙家风水多可相通,尤其同内丹学的暗合,说明了杨公风水与丹道一样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二者同为我们祖先与天地争衡的产物,凸显出浓郁的积极意义,只不过内丹以人体为实验场,风水以天地为实验场,人体亦是一小天地,故二者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