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贪敛的邪教王国:论张鲁政权性质

从受道者出五斗米 , 故世号米贼 。
张鲁割据巴汉三十载 , 将汉中建设为一个“政教合一”的邪教王国 , 人所共知 。
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 。 何能为有无?”--《魏书十四刘晔传》
有趣之处 , 是上世纪中叶 , 学界曾掀起过关于“张鲁政权是否属于农民革命”的探讨 。 结果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
前人学者对张鲁政权的性质问题 , 论述颇丰 。 本篇从另一个角度 , 探讨“汉中小王国”的性质归属 。
张鲁在汉中 , 置义米义肉 , 乍看之下似乎是个“人间乌托邦”;实际鲁对汉中百姓的刻剥程度 , 与同时代军阀并无二致 , 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
又因其宠佞豪强 , 故汉中百姓承受了双重剥削 , 灾难更甚 。
本文共4600字 , 阅读需9分钟
张鲁与张修
探讨张鲁政权的“宗教色彩” , 绕不开的人物就是张修 。
张修是在鲁之前、盘踞汉中的宗教头目 , 其“五斗米道”与巨鹿张角的“太平清领道”源出一脉 。 故修亦被视作“黄巾支党” 。
熹平中 , 妖贼大起 , 三辅有骆曜 。 光和中 , 东方有张角 , 汉中有张脩 。 --《典略》
注:脩即修 。
中平五年(188)刘焉入川后使张鲁为督义司马 , 攻伐汉中 , 招降张修 。
而后张鲁杀修 , 代修自立 。
鲁既得汉中 , 遂复杀张脩而并其众 。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传》
鲁祖张陵、父张衡在《三国志》记述中 , 为五斗米道创始人 。
祖父陵 , 客蜀 , 学道鹄鸣山中 , 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 从受道者出五斗米 , 故世号米贼 。 陵死 , 子衡行其道 。 --《魏书八张鲁传》
按说鲁家三代嫡传 , 应有家学渊源;却与“后起之秀”张修“惑众汉中”的记载严重冲突 。
对此 , 后世史家解释纷纭 , 各执一词 。
一说“张修”是“张衡”的误写 。 即“张修为张鲁之父” 。 裴松之即持此论 。 但此说甚谬 , 无法解释“张鲁杀修”的记载 。
臣(裴)松之谓:“张脩”应是“张衡”之误 , 非《典略》之失 , 则传写之误 。 --《三国志》引注
一说“张修”与“张鲁”本为刘焉帐下别部司马 , 二人入汉中后、因争权火并 。 陈寿与范晔均因袭此说 。 但又与范氏《后汉书灵帝纪》中“中平元年、巴郡妖巫张修叛乱”的记载严重冲突 。
遂任(张)鲁以为督义司马 , 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 。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传》
【历史故事】贪敛的邪教王国:论张鲁政权性质
文章图片
妖贼大起 , 三辅有骆曜、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脩
莫说刘宋时代的范晔(398-445)不能审其本末 , 便是三国时代的学者 , 关于张修与张鲁 , 究竟谁为正统 , 也是莫衷一是 , 相争不下 。
巴西陈寿 , 支持张鲁是“五斗嫡传”;京兆鱼豢 , 则一口咬定张修是“汉中教宗” 。
巴西与京兆 , 距离汉中都很近 , 取材可信度较高;而陈寿与鱼豢 , 也系同时代人物 。 寿著《三国志》 , 豢撰《魏略》及《典略》 , 皆不朽之作 。
可见 , 张修与张鲁的关系 , 在当时就是个“未解之谜” 。
大致史实 , 应是张修先在汉中割据 , 之后遭张鲁袭破 , 降而见杀 。 鲁因承其旧业 , 继续在汉中利用“五斗米道”惑众自立 。
现代学者大体因袭此说 , 分歧在于、对张鲁“是否具备家学渊源”有所争议 。 如黄惠贤支持张鲁为五斗米教嫡传;而吕思勉则认为张鲁并无家学 , 而是杀修之后“冒名”而已 。
义米、义肉、与义舍
义米、义肉是颇具迷惑色彩的词汇 。
上世纪中叶 , 学界掀起的“张鲁政权是否代表了农民革命”的探讨 , 其主要论据即“张鲁镇压汉中豪强” , 有打击反动地主的色彩;同时“设置义米、义肉与义舍” , 具备“财产公有制”的雏形 。
这些今天看来颇为有趣的观点 , 大约是当时政治环境的现实映射 。
张鲁政权自然不可能是什么“乌托邦” 。 所谓的“农民革命”、“财产公有”之类 , 在两汉落后的生产力之下 , 也无从谈起 。
即使就当时“镇压豪强”与“义米义肉”的论据来看 , 也实属舛谬频出 。 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点略作分析 。
先谈谈所谓的“镇压豪强” 。
所谓“镇压豪强”
张鲁在汉中 , 确实有过一段“打击地方豪右”的行为 。
但其本质是争权夺利 , 清扫异己 。 与农民革命时代“打击地主武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