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兴宁罗浮十三都司的由来

十三都司巡简司 , 于公元1372年(明洪武四年)建立 , 后迁于白水寨 , 嘉靖六年又复之 , 辖上至江西吉潭 , 下至本县潭坑 。 司址设于罗浮城内榕树下 , 建正堂三间 , 后堂三间 , 左右两廊各三间 , 大间三间 。
嘉靖六年 , 以盗多故 , 又在十三都巡简司之左 , 建捕盗公馆 , 正堂三间 , 川堂五架 , 后堂三间 , 东西房各三间;左边土地祠一间 , 右边监房一间 , 仪门三间 , 更楼、谯楼三间 , 分委邑、中主簿 , 外镇之后 , 大平时废除 。
一、建司原因
十三都司巡简(又名巡检)掌管县境内的重要关隘 。 就地掌管缉捕盗贼 , 盘诘究奸 , 维持治安等职责 。 十三都司是关隘 , 在县北一百里 , 达岑峰丹竹楼、大望山 。 岑峰丹竹楼 , 即寻邬险地也 , 大望山即平远险地也 , 二地之寇发 , 则十三都受其祸矣 , 此司岂不为之北门锁仑哉!旧迁于白水 , 险则险矣 , 终不若此地之形胜 , 易于保聚也 。 明朝天启六年(1627) , 忽为寇狗头王等所破 , 乃城中官民心散之故也 。
【历史故事】兴宁罗浮十三都司的由来
文章图片
二、罗浮区名的由来
700年前 , 此地仅有肖姓 。 相传宋朝文天祥宰相遇难南逃 , 首将张元模率兵随行 , 后因缺粮兵马溃散 , 张元模只身来到罗浮避难 , 后与肖姓女儿成婚 , 人丁逐渐兴旺 。 由于张肖(装销)要箩 , 加上此地山形好似一副浮着的罗网 , 因此得名罗浮 。 在清朝时 , 罗浮排列为十三都司 , 故称为罗浮司 。
明以兴宁县城为中心 , 把整个县境划分东西南北四厢 , 厢下面划为村 。 罗浮属北厢十三都村 。 到了清代 , 厢村改为厢堡 , 罗浮仍属北厢 , 分为泰宁堡与和兴堡 。
【历史故事】兴宁罗浮十三都司的由来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兴宁罗浮十三都司的由来】三、明清时期司机构
明清时期罗浮称为十三都司 , 司里面的主要官员 , 明朝称为巡简或巡检 , 清朝称司官 。 明清都司的机构 , 内设巡简或司官一人 , 下有文武官员 , 分下衙、差役、掌监等职 , 文官百余人 , 武功(常备兵)500人 。 明代地方混乱 , 寇盗四起 , 文武官员齐全 , 到了清代 , 盗贼平息 , 官员减少 , 武兵栽除 , 民国初期司改为局、署 , 设民团局长或署长 , 下设文书、户籍、民政等机构 , 民国十一年到廿一年(1922-1932)设兴宁县公署 , 罗浮为全县16个行政区中的一个 , 划为罗浮区 。
【历史故事】兴宁罗浮十三都司的由来
文章图片
四、大信乡的分合
唐宋时期 , 罗浮称为鲤腹湾 , 大信是鲤腹湾之一部分 , 大半是瑶山 , 为瑶人所居之地 , 后来汉族繁盛 , 瑶族渐绝 , 元朝时 , 改鲤腹湾为大腹湾;明朝洪武时 , 大信山(即阳天嶂)为江广交界地点 , 大腹湾分为三堡:即泰宁堡、和兴堡 , 野猪坪堡 。 明朝万历三年 , 将罗浮野猪坪堡划来平远辖地 , 易堡为乡 , 是为平远大信乡 , 原潮州辖地 。 嗣后江西置长宁县(即寻邬县) , 又将大信划为长宁辖地 。 天启八年 , 置镇平(今蕉岭) , 则大信又复为平远辖境 。 时经清朝、民国、直至解放初期仍属平远 。 1951年7月1日 , 大信乡划入兴宁县第五区(浮岗区)辖 , 1951年10分区后属罗浮区 。
【历史故事】兴宁罗浮十三都司的由来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