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杨士奇入内阁43年,历五朝,受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信任与重用( 二 )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 , 朱棣率军北征 , 令杨士奇与蹇义、黄淮留下了辅佐太子监国 。
太子喜欢优美的文章 , 让赞善(东宫官职名)王汝玉讲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规律 , 杨士奇劝谏道:”殿下应注意学习《六经》 , 闲暇时则阅读西汉、东汉时期的诏令 。 吟诗作对是小的技巧 , 不应花太多精力学习” , 太子表示赞同 。
起初 , 朱棣起兵靖难时 , 汉王朱高煦立下赫赫战功 。 朱棣曾对朱高煦许诺 , 事成之后 , 立他为太子 。 后来朱高煦没能如愿 , 心生不满 。 而且朱棣觉得赵王是年龄最小的儿子 , 对其宠爱有加 。 因此汉王和赵王联合起来诬陷太子 , 朱棣听信谗言 , 开始怀疑太子 。
【爱历史】杨士奇入内阁43年,历五朝,受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信任与重用
文章图片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三月 , 朱棣回到南京后 , 召杨士奇问太子监国的情况 。 杨士奇说太子恪尽孝道:尚膳监每次给朱棣运送御用物品去北京 , 朱高炽都亲自查验 , 绝不轻易相信办事人员;朱棣北征期间 , 朱高炽整日寝食难安、放心不下 , 直到收到朱棣平安的消息 , 才能放心 。
杨士奇还对朱棣说:“殿下天资高 , 即有过必知 , 知必改 , 存心爱人 , 决不负陛下托 。 ”(《明史·杨士奇传》)
意思是:殿下天资聪颖 , 有过错必能知晓 , 知错后必能改正 , 太子宅心仁厚 , 善待他人 , 决不辜负陛下所托 。
而且 , 杨士奇对朱棣说:“臣等有言必自斟酌 , 如言当有理 , 无不听纳;如未当 , 亦不曲从”(《三朝圣谕录》)
意思是:微臣等人说的话太子都自己斟酌一番 , 如果言之有理 , 太子便采纳;如果有不恰当之处 , 太子也不盲目听从 。
【爱历史】杨士奇入内阁43年,历五朝,受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信任与重用
文章图片
杨士奇很善于揣摩朱棣的心理 , 巧妙地把太子的优点全都说出来 , 把太子的孝敬、勤奋、有见识的形象勾勒出来 , 既维护了太子 , 又哄得朱棣很开心 。
朱棣听后龙颜大悦 。
六、主动为太子承担责任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正月初一 , 发生日食 。
礼部尚书吕震奏请不停止朝贺 , 礼部侍郎仪智认为不可 , 杨士奇也引用宋仁宗时期的事例极力劝谏 , 于是朱棣下令停止朝贺 。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 , 朱棣率军北征 , 杨士奇仍辅佐太子留守京师 。
汉王朱高煦更加想方设法诬陷太子 , 朱棣回到京师后 , 以太子派人迎驾迟缓为理由 , 把东宫官员黄淮等人全被逮捕入狱 。
【爱历史】杨士奇入内阁43年,历五朝,受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信任与重用
文章图片
杨士奇后来被押送至北京 , 朱棣赦免了他 。 朱棣召杨士奇来询问太子的情况 , 杨士奇主动承担责任 , 磕头回答道:“太子对陛下像当初那般孝敬 , 迎驾迟缓都是微臣等人的罪过” , 朱棣听后怒气渐消 。
这或许说明 , 杨士奇说话很讲究策略 , 很注意朱棣的感受 , 既表达出太子的孝心、自己的忠心、勇于负责的态度 , 也没有触怒皇帝 。
后来 , (北京)行在大臣杨荣、夏原吉、金幼孜等人上表弹劾杨士奇 , 认为不能单独宽恕杨士奇 , 于是朱棣下令将杨士奇关入锦衣卫诏狱 , 杨士奇不久被释放出来 。
有一种说法认为 , 杨荣、夏原吉等人的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护杨士奇 , 担心他日后受到朱高煦的陷害 。
【爱历史】杨士奇入内阁43年,历五朝,受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信任与重用
文章图片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十一月 , 太子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被朱棣册立为皇太孙 , 而夏原吉是协助朱瞻基处理行在所(北京)政务的重臣 , 总管行在所(北京)九卿事务 , 他没有理由打击忠心于太子的杨士奇 。
七、向朱棣巧妙进言 , 朱高煦被贬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 , 朱棣返回京师 , .隐约听闻汉王朱高煦的夺嫡图谋以及各种不法行为 , 朱棣召来蹇义询问具体情况 , 蹇义没有回答 , 于是又召来杨士奇 。
杨士奇答道:“臣与蹇义都辅佐太子 , 外人不敢对我俩说汉王之事 。 然而陛下两次让汉王就藩 , 汉王都不肯去 。 现在知道陛下要迁都北京 , 汉王便请求留守南京 , 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他的用意” , 朱棣听后沉默不语 , 然后起身回宫 。
【爱历史】杨士奇入内阁43年,历五朝,受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信任与重用
文章图片
杨士奇这些话揭露了朱高煦的夺位野心 , 说到了朱棣心里去 。
朱高煦非要留守南京 , 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想武力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