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东汉末年的三次大规模起义,对历史走向产生哪些影响?

东汉末年是一个乱世 , 在乱世当中不乏各式各样的起义军 , 以及裂土分茅的军阀 , 分别代表“土崩”和“瓦解”两种状态 。 很多情况下 , “土崩”与“瓦解”之间也存在很大程度的联系 。 广义上的三国时期是从“黄巾起义”爆发的时间 , 也就是东汉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开始算起 。
在三国时期的初期 , 发生了三次比较大规模的战役 , 多集中在北方地区 , 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地方各军阀的形成和发展 。 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
“黄巾起义”:同年即被镇压 , 但仍然有余党存活
“黄巾起义”应该可以说是汉末三国时期最有名气 , 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次起义活动 。 起义军首领张角以宗教为工具 , 筹备了十几年的时间 , 将徒众发展到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八州之地 。 张角发展信徒的手段是治病 , 给人治病的时候让病人叩头思过 , 然后喝符水 。 如果病情减轻治愈就是符水有效;没有作用就说病人不虔诚 。 这其实是古代中医中的祝由术 , 不过也多多少少带一些主观因素的存在 。
【爱历史】东汉末年的三次大规模起义,对历史走向产生哪些影响?
文章图片
在中平元年张角正式起兵 , 打出的“苍天已死 , 黄天当立”的旗号完全是以推翻汉朝为政治纲领 , 不存在和解受招安的可能 。 黄巾军大小三十六方 , 大方的规模达到一万多人 , 小方也有六、七千左右 , 分别在冀州、荆州、豫州、兖州等地 , 对东汉朝廷的威胁非常大 。 原先大方马元义已经争取到中常侍封谞、徐奉的支持 , 但是被另一个黄巾徒众唐周告发 , 导致黄巾军失去内应 , 还仓促起兵 。 这对张角的计划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爱历史】东汉末年的三次大规模起义,对历史走向产生哪些影响?
文章图片
“黄巾起义”声势浩大 , 结果在同年就被皇甫嵩、朱儁等人镇压 。 不过“黄巾起义”的影响力不只局限于此 。 首先是“黄巾起义”衍生的黄巾余党 。 根据史料的记载 , 在东汉末年有几支比较强大的黄巾余党:并州、司隶的“白波军”;太行山脉的“黑山军”;青州、徐州黄巾;豫州汝南葛陂黄巾;益州黄巾等等 。
【爱历史】东汉末年的三次大规模起义,对历史走向产生哪些影响?
文章图片
这些黄巾余党虽然战斗力不足 , 但是规模庞大难以根除 。 这些黄巾余党对汉末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比如曹操能够成为兖州牧就是因为青州黄巾杀死兖州刺史刘岱;曹操得以控制汉室的前提也是“白波军”护送汉天子车驾到洛阳 , 摆脱董卓余党的控制 。
【爱历史】东汉末年的三次大规模起义,对历史走向产生哪些影响?
文章图片
除了黄巾军以及黄巾余党的直接影响以外 , “黄巾起义”还有很多间接的影响 。 首先黄巾军以及黄巾余党对地方的破坏极大程度上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 迫使东汉解除对所谓“党人”的禁锢 , 以及促进权力下放到地方的过程;另外“黄巾起义”的同年年末还爆发了凉州的叛乱 , 不难推断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东汉集中兵力对付黄巾军 , 给凉州起义军反叛的机会 。
凉州起义军:直到建安中后期在彻底平复
相较于“黄巾起义” , 凉州的起义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叛乱 , 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 , 叛军首领才算彻底被消灭 。 凉州起义军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首领也有更迭变换的过程 。 首先是在中平元年 , 凉州起义军的首领有北宫伯玉、李文侯、宋建等人 , 组成的部分是北地先零羌、陇西群盗、湟中义从胡 。 这些人构成了凉州起义军最初的力量 。
【爱历史】东汉末年的三次大规模起义,对历史走向产生哪些影响?
文章图片
凉州起义军进攻金城郡 , 劫持边章和韩遂 。 凉州起义军向关中扩张 , 在美阳这个地方与东汉官军爆发战争 , 结果被董卓等人击溃;东汉官军试图进入凉州镇压起义军 , 反而被起义军击败 。 尽管如此 , “美阳之战”的失败还是让北宫伯玉等人名望扫地 。 随后韩遂杀死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等人 , 击败凉州刺史耿鄙 , 吸收东汉官军中的马腾 , 韩遂、马腾共同推举王国为首 , 形成凉州起义军第二批次首领的 。
【爱历史】东汉末年的三次大规模起义,对历史走向产生哪些影响?
文章图片
凉州起义军再度入侵关中 , 结果被皇甫嵩击溃 。 韩遂、马腾废掉王国 , 二者又关系恶化互相进攻 。 董卓进入洛阳控制朝政 , 关东各地方长官纷纷起兵 。 为了维护西方的安定 , 董卓给予马腾等人进入关中的权力 。 这个时候凉州起义军大致分为三股力量 , 关中的马腾、金城的韩遂以及枹罕的宋建 。 此后董卓被刺杀 , 汉献帝东归 , 曹操控制汉室并将其设置在许县 , 东汉对凉州以及关中地区的控制极其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