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古人是如何报丧的?从“赴告”到“讣告”,变化有多大?( 二 )


《仪礼·聘礼》有记载“赴者未至 , 则哭于巷 , 哀于棺 。 ”可见“赴告”的特点就是速度慢 , 但是又是极为重要的 。
至于“讣告”的特点那就是相较于“赴告”要便捷 , 所以“讣告”的侧重点放在了“报丧的文字之上”与之前“赴告”侧重在传递丧讯的过程有了很大的区别 。
【爱历史】古人是如何报丧的?从“赴告”到“讣告”,变化有多大?
文章图片
2、各地不同的赴告形式
虽然“赴告”在现在看来已经有了一个统而概之的定义和内容 , 但是真正历史上的“赴告”却根据地域的不同 , 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细节要求 。
比如说在广西地区 , “赴告”就表现为 , 先在家门口插上用白纸做成的旗帜 , 然后逝者家人需要在家门口大声呼喊 , 然后才能进到屋内讲述具体的情况 。
在有些地方还讲究要穿白色孝袍 , 手里也要拿着白布 , 到了亲戚朋友家门口就要跪下来哭丧 , 等到亲戚朋友知晓以后就立即离开 , 前往下一户 。
到了浙江一带 , 在“赴告”丧讯的时候就需要报丧之人拿着一把伞 , 伞头一定要朝上 , 然后把伞放到亲戚家门口 , 亲戚还要请报丧之人来到家中吃点东西 。
【爱历史】古人是如何报丧的?从“赴告”到“讣告”,变化有多大?
文章图片
待到报丧任务完成以后 , 亲戚要把报丧之人用过的碗筷餐具扔到门外 , 以此来驱除避讳 , 如果亲戚朋友在很远的地方 , 来不及报丧 , 那么就要给他们寄过去一个烧掉边角的信件 , 这也是报丧之意 。
不过综上所述 , 不管是哪个城市 , 不管在报丧之时有什么样的特殊规定 ,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 那就是需要有人亲自前往亲戚朋友家报丧 , 而且必须是面对面地传达丧讯才行 。
这样做能保证亲戚朋友准确地掌握丧讯 , 明白逝者的具体情况 , 不过这样做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 , 路途、天气等等都是报丧的不确定因素 , 也可能会导致报丧未完成之时 , 逝者已经等不及下葬的情况 。
【爱历史】古人是如何报丧的?从“赴告”到“讣告”,变化有多大?
文章图片
三、“赴告”转变成“讣告”
从上述可知“赴告”的弊端暴露得非常明显 , 因此丧葬文化就发生了改变 , 费时费力是“赴告”的弊端 , 那么就要从费时费力出发解决这个问题 。
1、报丧的新形式“讣告”
新的报丧形式在名称上是一样的发音 , 因为都是为了传告丧讯而形成的 , 只不过形式不一样而已 。
针对费时费力这个弊端来说 , 新的报丧形式就采用了统一告知的方式 , 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位置 , 设置一个公告栏 , 然后把丧讯以文字布告的形式张贴在公告栏上 。
发布报丧布告的起始年份大概是汉朝 , 《论衡》有佐证记载“齐乱 , 公薨 , 三月乃讣” , 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 , 首先就是不用再挨家挨户地告知 , 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成本 , 其次不用再一个一个地诉说逝者详情 , 节省了人员成本 , 所有的事宜通过看报丧布告就可以知道 。
【爱历史】古人是如何报丧的?从“赴告”到“讣告”,变化有多大?
文章图片
【爱历史】古人是如何报丧的?从“赴告”到“讣告”,变化有多大?】不过在报丧布告的写作规范上也做了一定的要求 , 第一点就是限制发布报丧布告的逝者年龄 , 只有年纪在十六岁以上的人才有资格 , 不满十六岁的是不可以发布告报丧的 。
在内容方面“讣告”的大体要求是逝者的生前大事一定要有 , 尤其是生前是否担当过什么职务 , 其次丧礼的时间、地点等等信息也要明确地体现出来 。
还有就是对于报丧布告的纸张选用、对逝者的称谓等等一些细节也有着一定的标准 , 不过不同地区在布告的具体问题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
2、各个地区不一样的要求
比如说在京城 , 写布告的时候就只用写逝者的职务和生计方式 , 对于逝者的生平事迹是不用写的 , 这样的布告就比较简单明了 。
【爱历史】古人是如何报丧的?从“赴告”到“讣告”,变化有多大?
文章图片
在福建地区以及台湾地区 , 能够有资格发布报丧布告的只有大户人家 , 普通人就没有这个权利 , 只能继续沿用“赴告”的报丧形式 。
而且福建地区还有一个特殊的迷信之处 , 他们对于“死”与“亡”有着极大的忌讳 , 即便是在报丧的时候也不允许出现这样的字眼 , 因此在福建地区 , 报丧一般又被称为“报白”或者更婉转一点称之为“赶生” 。
到了泉州地区“讣告”的形式又发生了变化 , 在泉州要想发布报丧布告 , 必须先进行口报 , 也就是传统的“赴告” , 之后才能进行报丧布告的“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