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丹麦,为什么同时拥有两首国歌?( 二 )


《国王克里斯蒂安》诞生之初 , 只有歌曲、没有歌词 。 1778年 , 国歌结束了没有歌词的历史 。 为了鼓舞不甘心失去北欧霸主地位的丹麦人民的斗志 , 1778年 , 丹麦诗人埃瓦尔德为《国王克里斯蒂安》谱写歌词 。
歌词一共四节 。 前三节描述国王与瑞典征战的历史 , 深刻还原了海战时期国王的英雄事迹 。 第四节则写出了在国王的带领下 , 丹麦人民不畏艰险 , 拿起武器争取胜利的英雄气概 。
【历史故事】丹麦,为什么同时拥有两首国歌?
文章图片
▲丹麦王室颂歌第一段
展现丹麦国王勇敢无畏的歌词 , 配上昂扬的曲调 , 让这首歌在丹麦广为流传 。 1780年 ,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六世宣布作为国歌使用 。
【历史故事】丹麦,为什么同时拥有两首国歌?
文章图片
▲丹麦王室颂歌最后一段
在卡尔马联盟解体后的数个世纪 , 丹麦依然对收复瑞典、称霸北欧有所企图 。 《国王克里斯蒂安》的诞生和流行 , 恰恰表明了丹麦人英勇以及重夺北欧霸权的想法 。
二、《有一处好地方》诞生
18世纪末 , 法国大革命传播的自由平等思想席卷欧洲 , 严重冲击欧洲封建体系 。 为了保住封建君主专制 , 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封建国家在英国的主持下组成反法同盟 。
19世纪初 , 法国在拿破仑的指挥下 , 多次挫败反法同盟的入侵 , 欧洲陷入拿破仑战争中 。 由于瑞典铁矿石的主要市场是英国 , 因此瑞典站在反法同盟一边 , 瑞典宿敌——丹麦则站在了法国一边 。
拿破仑战争后 , 站错队的丹麦受到了惩罚 。 1814年 , 丹瑞签订《基尔条约》 , 丹麦将挪威省割让给瑞典 。
【历史故事】丹麦,为什么同时拥有两首国歌?
文章图片
▲《基尔条约》 , 让丹麦丧失了挪威
失去挪威使丹麦丧失38.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 相当于丹麦本土面积的近10倍 , 而且丹麦也丧失了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所有领土 。 丹麦一下子从大国变成了“弹丸小国” 。
【历史故事】丹麦,为什么同时拥有两首国歌?
文章图片
▲丹麦本土
丹麦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定位 。 1815年后 , 丹麦政府向全国征集备选国歌 。 1819年 , 在所有备选国歌征集中 , 由丹麦诗人亚当-奥伦什博格所写的诗《有一处好地方》脱颖而出 。
丹麦的国民心态发生了变化 , 不再一昧的追求霸权 。 奥伦什博格的诗歌颂了丹麦美丽蔚蓝的大海、密密麻麻的山毛榉林以及勤劳勇敢的丹麦人民 , 宛如童话世界 。
【历史故事】丹麦,为什么同时拥有两首国歌?
文章图片
▲《有一处好地方》的第一段歌词
《有一处好地方》一经推出 , 就受到了丹麦人民的欢迎 , 成为了丹麦备选国歌的歌词 。
1835年 , 丹麦作曲家克勒耶尔以丹麦民歌为基调 , 为《有一处好地方》谱曲 。 与之前的王室颂歌不同 , 克勒耶尔给这首诗词谱上了欢快动人的曲调 。
一首歌颂丹麦风景、人文 , 具有田园牧歌风情的歌曲就此诞生 。 这和丹麦“童话王国”的气质格外契合 。 这首歌曲成为了民间版本的国歌 。
三、双国歌形成
《有一处好地方》在1835年完成了谱曲后迅速在丹麦民间流传 , 丹麦官方的国歌依然是代表王室的《国王克里斯蒂安》 。
《有一处好地方》从民间走向官方认可 , 跟丹麦的民主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 19世纪40年代之前 , 丹麦跟欧洲大陆众多国家一样 , 都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 带领丹麦对抗瑞典的国王克里斯蒂安在丹麦王室的地位很高 。
1848年 , 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资产阶级革命 , 严重冲击了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 。 包括撒丁王国、瑞典在内的众多君主国家走向了君主立宪道路 。 丹麦也受到1848革命的影响 , 选择了君主立宪 。
【历史故事】丹麦,为什么同时拥有两首国歌?
文章图片
▲丹麦议会
1848年 , 丹麦颁布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 宪法限制君主的权力 , 设立议会并推行有财产限额的普选制度 。 宪法中规定的国歌仍然是《国王克里斯蒂安》 。
19世纪50年代后 , 丹麦实行议会制度 。 但因为有限额的普选制度 , 早期的议会议员主要是王公贵族 , 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群体被排除在议会之外 。
19世纪末 ,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化的发展 , 越来越多的商人成为了丹麦工业资产阶级 。 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 , 让农业摆脱了传统的人工耕种 , 走向了机器化耕作 。 一些掌握农业专业化技术的农民富裕起来 , 成为了富农阶层 。 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富农不断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