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乾隆帝亲情深厚,但划了一条红线,妈妈一点就通、兄弟略显迟钝

康熙朝 , 兄弟间夺嫡斗得你死我活 , 雍正最终胜出 。 鉴于亲身经历 , 他实行了密储制度 , 不明立太子 , 而是将传位诏书封于密函 , 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 , 以避免皇子间的恶性竞争 。
身为雍正的继承人 , 几乎就不是秘密 。 因为弘历是被康熙看中的皇孙 , 亲自教养于宫中 , 连雍正自己继承大统 , 也多少是沾了这个儿子的光 , 且几个儿子中 , 论才能、人品无人能出弘历之右 , 两方合力共同作用 , 乾隆即位得极其顺利 , 开创了清朝传位的先河 。
【历史故事】乾隆帝亲情深厚,但划了一条红线,妈妈一点就通、兄弟略显迟钝
文章图片
对生母 , 乾隆的孝顺可为天下表率 , 对待没有夺嫡之争的兄弟 , 乾隆也给予了宠爱 。 但无论如何孝顺还是友爱 , 他都以帝王之尊划下了一道红线 , 后宫贵如太后、宗族亲如兄弟人等都不得逾越 。
一、别管宫外之事 , 太后一点就通
如康熙帝所言 , 乾隆的母亲是个"有福之人" 。 她虽然生下弘历 , 也还是个不起眼的藩邸格格 。 雍正即位才封为熹妃 , 雍正八年晋封熹贵妃 。
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即位 , 尊为皇太后 。 她的福气终于开始步入正轨 。
即位不久 , 乾隆就下令修缮畅春园中供给皇太后的居所 。 当太后在京城呆腻了 , 1741年 , 乾隆携太后到避暑山庄巡游 , 太后玩得高兴 , 甚至儿子到木兰围场行猎也要跟着 。
乾隆一想 , 老太太爱旅游 , 那就下江南吧 。 乾隆帝"奉皇太后安舆出巡" , 既巡视了各地 , 又传播了孝道 , 一举两得 。 乾隆三次南巡、三次东巡 , 三至五台山 , 以及谒东陵、猎木兰 , 带着母亲跑了半个中国 。 太后在84岁时还登泰山 , 乾隆诗云:
"八旬五母仍康步 , 六十六儿微白头 。 上瑞古今真此罕 , 后言是否听其浮 。 "《清史稿》
即使在当下 , 要是在山路上看到一个66岁头发微白的儿子身边 , 还有一位健步而行的85岁老太太 , 那也是一件值得网红的直播 , 更不要说那个普遍寿命六十多到头的时候了 。
【历史故事】乾隆帝亲情深厚,但划了一条红线,妈妈一点就通、兄弟略显迟钝
文章图片
除了户外游玩 , 逢年过节 , 少不了乾隆率王公大臣行礼庆贺 , 到太后生日 , 寿诞更是隆重 。 太后八十大寿时 , 六十多岁的乾隆亲自下场舞蹈 , 为母祝寿 。
乾隆至孝如此 , 但也不轻忽原则 。 乾隆帝即位的第三天 , 就发谕旨 , 告诫宫中太监宫女:
"凡国家政事 , 关系重大 , 不许闻风妄行传说 , 恐皇太后闻之心烦 。 "《清史稿》
说白了 , 后宫不得干政 。 前朝的事老人家不知道 , 自然就不会瞎掺和 。 但几年后的一天 , 太后与皇帝聊天时提出要求:听说顺天府东面有座庙宇很灵验 , 但年久失修 , 有垮塌的迹象 , 你能不能拨点钱修修 。 乾隆立即应承 。
但一离开太后 , 他就传来太后身边的太监张保和陈福 , 严厉训斥:后宫的事 , 太后做主 , 外面庙宇的事情 , 谁给太后嚼得舌头 , 这是该让太后知道的吗?又再度下旨:
"宫闱以内事务 , 一切仰承懿旨 , 岂有以顺从盖庙修寺为尽孝之理?……嗣后如遇此等事务 , 陈福等不行奏止 , 轻意举动 , 多生事端 , 朕断不轻恕 。 "《清史稿》
严旨训斥太监 , 太后从中明白了背后的含义 , 再不问宫外之事 。 此后 , 母慈子孝一如既往 , 其乐融融没有隔阂 。
这个小插曲看似静水微澜 , 却是彰显了乾隆对后宫及宦官的高度警觉 , 态度鲜明 , 根本不给祸患留下一丝冒头的可能 。
【历史故事】乾隆帝亲情深厚,但划了一条红线,妈妈一点就通、兄弟略显迟钝
文章图片
二、一同长大的弘昼
五阿哥弘昼与乾隆同岁 , 他们一同启蒙读书 , 同吃同玩 , 是从小的玩伴 。
相较于聪明绝顶的弘历 , 弘昼的存在更像是衬托前者的能力 。 一起读书时 , 弘历过目成诵 , 而弘昼与常人无异 。 每当此时 , 学霸的心情一定很好 , 乾隆不会以为这么个平庸的弟弟是个威胁 , 反而 , 兄弟情深 。
即位后 , 乾隆将雍正旧邸及财物全赐给了弘昼 。 但弘昼早期似乎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 依仗与皇帝的特殊关系 , 肆意妄为 , 在朝堂上殴打大臣、欺凌下属 , 乾隆忍耐了几次 。 直到一天 , 正大光明殿上监考八旗子弟 , 时间漫长到了饭点 , 弘昼请皇帝退朝就食 , 但乾隆迟迟未动 。
"弘昼少骄抗 , 上每优容之 。 尝监试八旗子弟於正大光明殿 , 日晡 , 弘昼请上退食 , 上未许 。 弘昼遽曰:上疑吾买嘱士子耶?"《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