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吃水不忘挖井人 , 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有深厚的前期积累;但人们更容易记住的 , 是摘取到胜利果实的那批人 , 因为他们获得了鲜花掌声、名誉地位 。 很少有人会回头去望一望来时的路 , 看看那通往成功的每一个台阶 , 都是前人用血和泪所铸就的 。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没有他们的铺垫 , 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功;可是这些人大多没有名字 , 默默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 最终成功者值得花团锦簇 , 同样的我们也要感谢那些甘于做铺垫的人 , 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 , 每一个成功的勋章都有他们的一份 。
将军来临 , 偶遇故人
1986年 , 在建国前东奔西跑的钟国楚成了开国少将 , 但仍旧要忙于工作 , 这时他又来到了福建 。 尽管将军已是74岁的高龄 , 却依旧是位威武的军人 , 举手投足间还透露着些许战场的气息 。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福建是他战斗过的地方 , 他对这里的环境依然无比熟悉 。 但此次故地重游并不是什么带兵打仗 , 而是邀请他来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系列丛书的审校 。 老将军仔仔细细地审阅书中一行一行的字 , 透过这些字 , 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艰苦的岁月 , 依稀往事浮现眼前 。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茂密的丛林中 , 游击小队灵活穿梭 , 缺衣少粮 , 没有弹药 , 许多人全靠着一腔信念支撑了下来 。 但更多的人 , 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 就永远地埋葬在了战斗的途中 。
与钟国楚一起参加参加审校的还有许多留在苏区的老红军 。 在血与火的战斗年月里 , 他们并肩作战 , 如今坐在一起回忆往事 , 不甚唏嘘 。 钟国楚将军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大家发出感慨 , 突然 , 他坐直了身子 , 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 因为他听到了一个人还活着 。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他竟然还活着!这位喜怒不形于色的老将军有些激动 。 等他打探清楚这个还活着的和尚的具体位置 , 便立刻下令工作人员 , 驱车前往 。
故人相见 , 感慨万千
钟国楚静静的坐在车上 , 看着车窗外的风景 。 车里没有声音 , 工作人员面面相觑 , 他们不知道 , 为什么钟老将军要在有生之年执意去拜访这位和尚 , 他到底是谁?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到达福建永泰县 , 在大家眼前的是位年迈的老和尚 。 他年过古稀 , 眼睛虽小却充满了光彩 , 神态祥和 , 举止有度 。 或许是多年礼佛的原因 , 他浑身自有一种超然的气质 。 他静静的站在那里 , 微笑地看着钟国楚 。
钟国楚远远地看见他后 , 立刻变得激动起来 。 紧走两步 , 冲上前去 , 宽厚的手掌颤抖着握住了另一双握着佛珠的手 , 四手交握 , 只听钟楚国说道:“老首长 , 我想你啊!”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跟随钟国楚而来的众人感到十分惊讶 , 这个和尚竟然是钟国楚的上级!原来这个和尚叫做杨道明 , 钟国楚在闽赣参加游击时 , 杨道明就已经是闽赣省的主席了 。
仔细一算 , 二人有50年没有见面 。 50年的时间 , 放置在整个时间的长流中 , 可能只是弹指一瞬;可50年的时间 , 如果在一个人的一生中 , 那是大半辈子 。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50年过去了 , 他们曾经希望建立的国家建立了 , 百姓也过上了梦想般的生活 。 他们自己也变了模样 , 一个变成了将军 , 一个变成了不问世事的僧人 , 但对彼此浓厚的情谊始终没有改变 。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钟国楚了解到 , 尽管杨道明已遁入空门 , 不理世事 , 但是他依然坚定地拥护组织 , 为社会贡献他力所能及的力量 。
为不给国家增添任何负担 , 他带领着寺庙众僧开拓了一片几十亩的荒地 , 在地上种上粮食 , 收获后可以满足寺庙内僧人的日常用度 , 坚持自给自足 。
【爱历史】1986年,74岁少将钟国楚专程去拜访一和尚,此人究竟有何来头?
文章图片
此外他还热心慈善 , 百姓礼佛的香火钱 , 他一分一厘地积攒起来 , 最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出资修建了几条通往寺庙的道路 。 减轻了人们上山的负担 , 受到当地大力的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