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惊才绝艳的李白为什么不能从政?

古代文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做官 , 李白当然也不例外 。 不仅仅是做官 , 李白的最大理想是当宰相、做帝师 。
李白虽然是诗文纵横天下、声名煊赫的一流诗人 , 但他最大的理想就是从政 , 并且有很大的政治抱负 。
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曾表明了自己的理想:“申、管晏之谈 , 谋帝王之术” , 又说“愿为辅弼 , 使寰区大定 , 海县清一” 。
意思是说 , 如果我像管仲、晏婴一样 , 做一个为帝王谋天下的宰辅 , 必能使国家安定、四海清平、天下大同 。
【历史故事】惊才绝艳的李白为什么不能从政?
文章图片
在《赠钱征君少阳》诗中说道:“秉烛唯须饮 , 投干也未迟 。 如逢渭川猎 , 尤可帝王师 。 ”表达了自己愿意像姜太公一样 , 做帝王的老师 。
李白不愿意像一般人一样 , 通过科考 , 从小官吏一步步做起 。 对他而言 , 这种漫长的过程是非常难以忍受的 。
【历史故事】惊才绝艳的李白为什么不能从政?】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并序》中曾表达过这种态度:“常欲一鸣惊人 , 一飞冲天 , 彼渐陆迁乔 , 皆不能也 。 由是慷慨自负 , 不拘常调 , 气度弘大 , 声闻于天 。 ”
意思是 , 他的达到理想之路是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 所以“不拘常调” , 以自己自负的才华和气度的弘大 , 上达天听 。
所以 , 不走寻常路的李白没有参加过科考 , 似乎也从来没有表露过参加科考的愿望 。
【历史故事】惊才绝艳的李白为什么不能从政?
文章图片
唐朝的考试科目 , 分为常科和制科 。 常科每年举行 , 科目有几十种 , 最主要的是明经、进士两科 。 明经科主要考经论;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 难易悬殊 。
朝野皆重进士 , 轻明经 。 故有“三十老明经 , 五十少进士”一说 。 进士科正是以诗赋选拔官吏 。 以李白惊人的诗文能力 , 考进士科似乎不存在难度 , 不去参加科考的原因 , 大概就是因为“不拘常调”吧!
也有另外一个说法 。 唐朝入仕首重科举 , 再之边塞 , 其次举荐 。
【历史故事】惊才绝艳的李白为什么不能从政?
文章图片
从商和有犯罪前科的是不可以科举和从戎戍边的 , 李白的身出商家 , 不可以科举和从军 , 还有就是身份户口比较模糊(出生于碎叶 , 后迁于四川) , 相传李白年轻时还杀过人 。
因此 , 综合分析 , 李白要实现跨越式的升迁 , 只有走举荐一条路 。 在上面《赠钱征君少阳》诗“投干也未迟”中的“投干”就是投信干谒 , 给高官权贵投自荐信 , 以求推荐 , 以自己的才华治理国家 。
玉真公主和贺知章都先后举荐过李白 。 “生不用封万户侯 , 但愿一识韩荆州!”就是李白求韩朝宗举荐而写的一篇”谀文” 。
通过众多人的举荐 , 朝廷诏唤李白入京 。 “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 。 ”表达了李白得意狂喜的心情 。
【历史故事】惊才绝艳的李白为什么不能从政?
文章图片
然而 , 惊才绝艳的文学才华并不适合做政治家 。 政治需要持重和变通 , 以及超乎常人的隐忍和耐心 , 治大国如烹小鲜 , 容不得半点天马行空的思维和浪漫情怀 。 这一点上 , 唐玄宗是有眼光和识人的 。
再加上乱世用人可以不拘一格 , 但在和平、极尽繁华的盛世 , 入仕渠道必须正规 , 所以李白也只能做一个御用文人了 。
【历史故事】惊才绝艳的李白为什么不能从政?
文章图片
不过 , 也算有幸 , 如果大唐多了一个叫李白的政治家 , 中国文学史上就会少一页华彩了 。
洒脱不羁 , 重情重义 。 慷慨豪侠 , 至情至性 。 这也是政治家所需要避讳的 。 极其强烈自我的个性 , 不适合做一个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