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认知心理学:我们为什么总是在争执不休中度过一生( 二 )


大脑归纳演绎法和归纳法的争论关于演绎法和归纳法的争论由来已久 , 其争论的核心就是逻辑与实践的关系 , 即逻辑引导实践 , 还是实践引导逻辑 。 换句话说 , 这个问题涉及逻辑是真实的 , 还是实践是真实的 。
归纳法讲求实践操作在先 , 经验总结在后 。 相信实践第一 , 真知第二 , 真知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 。 换句话说 , 这是一种运行在试错轨道上的操作 , 这就是东方人思维的原型 。
而古希腊对哲学和科学思考的思维模式更倾向相信演绎法下的逻辑在先 , 实践在后 。
比如对牛顿而言 , 他只是从苹果的思考中总结出一种思维 , 这种思维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 比如说牛顿并没有应用力学原理发明电动车 。 但是他提出的力学公式对蒸汽机的发明和改善起到举足轻重的贡献 。 然后又帮助后世的人们解决了大量的力学问题 , 这就是演绎法思维模式的力量 。
当然 , 对于已经习惯了东方思维的我们来说 , 想要快速地接受演绎法的思维模式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毕竟 , 让人们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 但看不见、摸不着的逻辑一定是真实的这个道理 , 听上去有些天方夜谭 。
博弈归纳法是如何引起矛盾的现在是公布《两小儿辩日》的答案 。
因为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太阳的光线 。 早晚太阳光线斜射进入地球上人的眼睛通过的空气厚度大 , 由于折射效应 , 看上去就大一些 , 而中午近乎垂直穿过大气层 , 看上去就小一些 。
原来是光线的角度出现了问题 , 所以看到的结果自然不同 。
那么 , 为什么太阳的形状不容易被看做是方形或者棱形的呢?
其实答案恰恰相反 , 正是由于方形或者圆形距离我们越远 , 其形状越容易抽象 。 无论什么形状 , 距离越远 , 越容易形成一个黑点 , 就造成了形状抽象化 。
同理 ,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足5% , 距离真知太过于遥远 , 所以造成了“认知抽象化” , 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有95%以上都是抽象的 ,
正是因为人类认知的抽象化 , 所以人类所掌握的所有知识都是一种推测和假想 , 导致在解决某一问题是不可避免地掺入个人的主观想法和感情 。 但是 , 每个人又不可能通过大量的“经验数据”得出一项绝对无误的结果 , 所以 , 我们所谓“正确前提”都具有抽象性 , 而即使无论再怎么的努力学习 , 只能推动最终的结果无限度接近“绝对无误” , 却不能与它比肩 。
所以我们在诠释事物以及问题背后的原理 , 只能基于抽象后的认知来解释 , 也就是“片面” , 或称为“主观角度” 。
所以结论一旦介入“主观角度”问题 , 那么 , 这个结论就必然带有很大的偏颇性 。
是非判断就比如道德观念 , 本身就是孔子的意识产物 , 左右人群活动的行事规则 。 以此为标准 , 进而衍生了孰是孰非 , 非善则恶的分类 。
在重视道德的社会里 , 是非对错的界限似乎很容易明确 。 在弄清楚事情真相后 , 谁对谁错 , 往道德的天平上一放 , 就能测出其是非对错的分量 , 大有“非黑即白”的意味 , 大有“不是朋友 , 即为敌人”的武断 。 就是因为角度的介入 。
比如甲乙丙是平日特别要好的三个好朋友 , 甲乙因为一个观点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 , 进而恶语相向 。 此时 , 他们寻求丙 , 让丙作为裁判给出问题的最终结论 。 此时 , 丙就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 如果丙支持甲 , 那么 , 乙就会对丙有意见 , 认为丙是“非正义的”伪君子 , 甚至导致关系疏远 。 而甲则认为丙是自己的“知己好友” , 关系更加亲密 。 其实 , 无论丙赞同哪位的观点 , 只能证明双方观点相符 , 但不能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 但是只要投票了 , 绝对会引发政治立场 , 进而导致与其中一方关系疏远的危险 。
班级中两个极为优秀的优等生 , 很少因为一道数学题而争执 , 却经常因为谁应该去擦黑板而争执 。
曾经两个极为相恋的物理学家 , 很少因为探讨物理科目而争执 , 却经常因为谁应该做家务而争执 。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应该明白了吧 。
那么 , 文章开篇的问题 , 你找到答案了吗?
拓展认知 , 仿若拨开人生云雾 , 原来四处都是路 。 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 , 请关注我 。
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