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中式恐怖游戏持续升温后的冷思考

【游戏迷】中式恐怖游戏持续升温后的冷思考
文章图片
中式恐怖游戏似乎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势头 , 不过这种势头还能持续多久?
读娱|yiqiduyu
文|蒜香啫啫角
在中元节这天上线 , 《纸嫁衣4》算是把营销玩明白了 。
作为中式恐怖游戏IP , 自从去年初上线后《纸嫁衣》就获得了市场关注 , 几部系列作品也在市场上有口皆碑 , TapTap上前3部作品达到了9.4的平均分 , 半个月前 , 甚至有某综艺抄袭《纸嫁衣》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
【游戏迷】中式恐怖游戏持续升温后的冷思考
文章图片
因而 , 这一次《纸嫁衣4》上线后的热度就不难想象 。 一边是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话题 , 一边是下载量飙升 , 据七麦数据显示 , 8月8日到8月14日《纸嫁衣4》AppStore预估下载量总计112万 , 经过一个周末 , B站UP主逍遥散人制作的该游戏实况视频也达到了382万播放量 。
【游戏迷】中式恐怖游戏持续升温后的冷思考
文章图片
今年暑期 , 中式恐怖游戏在持续升温 。 先是《人窟日记》发布13分钟实机演示视频 , 再有《收容:秘密档案》公开首个DEMO , 而制作了《烟火》的月光蟑螂也公布了新作《三伏》的开发进度……这样来看 , 中式恐怖游戏似乎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势头 , 不过这种势头还能持续多久 , 才是这个领域要担心的 。
1
恐怖元素加持的中国故事
回望近两年在大众市场上引起关注的国产单机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点 , 就是强共鸣带来的高话题度 , 从《中国式家长》到《黑神话:悟空》 , 要么是轻松的方式解构中国家庭里的亲子关系 , 要么是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里作新解读带来震撼 , 中国人易懂易共鸣 , 是这些游戏在市场上引发讨论的关键 。
【游戏迷】中式恐怖游戏持续升温后的冷思考
文章图片
这个特点放到中式恐怖游戏上一样成立 。
中式恐怖游戏大部分走恐怖+解密的游戏路线 , 在玩法上玩家只需要点击互动 , 少有动作类的打斗操作 , 上手难度低 , 因而游戏中的场景渲染和讲故事能力 , 就成了吸引玩家的关键 。 在这方面 , 中式恐怖游戏把“中式元素”发挥到极致 。
其一是恐怖要素上 , 纸人、棺材、符咒等符号 , 加上民间怪谈、封建礼俗的背景 , 以及山村、老宅等生活中有的场景 , 支撑起大部分中式恐怖游戏里的氛围制造 。 尤其是这些中式元素也会融入到游戏解密的过程中 , 像是《纸嫁衣》系列里 , 有通过判断物体的阴阳属性来确定正确摆放位置的 , 让国人玩家能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听说过没见过”的文化 , 是这类中式恐怖游戏获得市场称赞的原因之一 。
【游戏迷】中式恐怖游戏持续升温后的冷思考
文章图片
其二 , 中式恐怖游戏的故事大多数都发生在近现代 , 且有着国人更易感同身受的故事背景 , 像是《烟火》中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和人口拐卖背景 , 《三伏》里的上世纪“气功热” , 依托香港都市传说的《港诡实录》 , 《纸嫁衣》里的封建迷信和弃养女婴 , 这些构架在社会现实上的故事背景 , 不仅增加了这类游戏的恐怖感 , 让玩家更沉浸 , 同时也让这些游戏有了不止于玩的思考价值 。
像是《烟火》在豆瓣上的评论 , 几乎都聚焦在故事上 , 有人为游戏中人物形象没有深挖而感到缺憾 , 有人对游戏里的烟火气进行非专业民俗的考究 , 也有人记录《烟火》里喜欢的语句 。
中式恐怖游戏能在市场上获得关注 , 首先是浓厚的中式元素作为抓手 , 把游戏门槛尽可能降低 , 让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进入游戏 , 而在进入游戏后 , 恐怖就只是这些游戏带给用户的感受 , 更受玩家关注与讨论的还是人物与故事 。 换句话说 , 中式恐怖游戏的重头戏在故事 , 玩家因故事而念念不忘、许愿下一作 , 但也许 , 这一点反而成了目前中式恐怖游戏发展的一把双刃剑 。
2
从故事到玩法 , 同质化现象已显
把故事讲好本就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 , 既然好故事能吸引人 , 那么 , 故事烂就会让中式恐怖游戏失去其价值进而失去市场 , 这也是我们提到双刃剑的原因 。
尤其是 , 恐怖故事确实难讲好 , 看看近些年市场上的恐怖片 , 不仅恐怖片段过于低级 , 故事逻辑也不通顺 , 无视观众的体验只为了吓人而吓人 , 再加上类型片的套路化 , 让国产恐怖片的口碑一落千丈 。
虽然目前火过的中式恐怖故事还没沦落到国产恐怖片的情况 , 但像是《纸嫁衣》这样高口碑的作品 , 在系列作走到第四部后也还是出现了用户不满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