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在福州感受品质生活( 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连江县江南镇梅洋村至今保留着数十株上百年的古梅树 , 村民们以前常常望“梅”兴叹 , 感叹梅花不能当饭吃 。 改变从2017年开始 。 “把梅花做成产业行不行?”梅洋村党支部书记陈燕金领着全村大力培植梅树、举办梅花节、推出梅花系列伴手礼 。 以“梅”为媒 , 美美与共 , 如今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 生态农庄、乡村民宿等相关经营活动应运而生 。 20多年前从梅洋村出嫁的李燕贞如今再次回到家乡 , “家里人特别支持 , 没什么比能为家乡出一份力更幸福的了 。 ”李燕贞边招呼游客边说 。
活态古建 , 让文化之城更加优雅
今年是福州建城2222年 。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福州古厝序》的引领下 , 对众多古建筑、传统文化街区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修复 。
“疫情好转后最想来的就是上下杭 , 在这里可以遇见优雅的榕城夜生活 。 ”远处是高楼林立的万家灯火 , 近处是微醺夜色的百年老街 , 福州市民在这里或与家人休闲 , 或与三五好友小酌 , 品味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和谐相处的绝美 。 上下杭位于台江区 , 紧邻苍霞闽江北岸 , 紧靠闽江 , 航运发达 , “航”通“杭”音因而得名 。 明末清初 , 靠着水陆交通便捷的优势 , 上下杭街市迅速发展 , 近代以来上下杭更加繁荣 , 建郡会馆、浦城会馆等会馆云集 , 成为各地商帮的集中地 , 行业多达260多种 。
2012年 , 福州市启动上下杭保护修复工程 , 这里的历史风貌得以较完整保留 , 实现了从保护建筑单体、历史街区 , 到与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飞跃 。 如今 , 上下杭不仅成为福州市民夜间休闲消费的好去处 , 还着力打造文旅IP——推出各类“非遗+”系列主题活动:以“古厝”为依托 , 以“书”为媒介 , 打造“书杭”品牌IP活动;融入“福厝”概念 , 举办年度文创晚会、文创设计大赛 , 带动文创产品开发及销售;举办艺术家驻地成果展 , 为城市营造具有艺术气质的精神场所;以八闽风物、街头艺人、戏曲文化周、线上直播等文旅元素为配套 , 打造福建本土原创曲艺IP项目等 。 古时江月照今人 , 恢复上下杭商贾文化繁荣的历史文化街区 , 为闽江之畔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
“修旧如旧、风貌不变” 。 曾在洪水中损毁严重的宏琳厝也有望在下半年重新开门迎客 。 宏琳厝坐落于福州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 , 占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 , 建筑面积约22600平方米 。 该建筑由黄祖嘉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始建 , 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建筑 。 “我在宏琳厝里出生、长大、结婚、生子 , 一场洪水毁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 我日日盼望着有一天这里能回到曾经的样子 。 ”村民黄育仰是黄家后裔 , 曾在2016年的洪水中从宏琳厝救出好几个人 , 至今谈起往事依然唏嘘不已 。 冀檐卷仰 , 鸟革翚飞 , 雕梁画栋 , 工艺精湛 , 宏琳厝是研究民间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 保护修缮宏琳厝对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我们这些当地人 , 都希望能够早日引入专业的文旅运营团队 , 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这座历经坎坷后重放光彩的古厝 。 ”为了让采访人员给他拍照 , 站在古厝中的黄育仰 , 特意整理了仪容 , 绽露出笑容 , 眼神透出对宏琳厝满满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
(本报采访人员 张斐晔 高建进 张亚雄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