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道|对明朝法治体系构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的法治政策( 三 )


文章图片
儒家道德观
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和现代法律的最大差别在于 , 其并不会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 , 而只是针对特定的罪名给出相应的刑罚 。 这主要是因为在那时的统治者更希望通过用儒家思想来完成他们的统治 , 而刑罚只是惩戒手段而已 , 对于是否有罪的判定也是基于儒家思想的道德观的 。
在明确了明朝法律的功能之后 , 其需要做出的革新也就变得明晰了 , 那就是其需要找到新的依据来为新出现的罪名制定相应的判罚标准 , 而当时的明朝官员采取了两种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
君臣道|对明朝法治体系构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的法治政策
文章图片
儒家思想中的教化作用古代统治者的重要依靠
首先是采用判例的办法 , 前面提到朱元璋加入《大明律诰》中的《大诰》部分其实就是其亲自审讯的部分判例 , 这也就给了明朝官员可以用判例来进行定罪的理论基础 。 在之前出现新的案件种类的时候 , 这些案件都会被呈递到朝堂之上 , 由当时的皇帝来给出解决的办法 , 这些事件都被记录在册 , 被称为"例" 。 当时的官员是可以根据这些案例的审理结果来进行量刑的 。
随着这些案例的逐渐增多名将它们编辑成册以供官员参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 终于到了明孝宗在位的时候 , 其组织官员将朱元璋之后的所有"例"整合了起来 , 编辑成为了《问刑条例》 , 并由明朝政府正式颁布发行 。 在其发行之后 , 其便拥有了和《大明律》等同的效力 , 凡是有相同罪名的案件 , 都可以按照《问刑条例》中的判例来进行判决 。
君臣道|对明朝法治体系构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的法治政策
文章图片
明孝宗朱佑樘
除了这种方法之外 , 当时的明朝政府还允许官员援引相似的条令来对新发生的案件进行审判 ,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比照法 。 不过和前面参照《问刑条例》定罪的判例法不同 , 采用比照法的案例在定罪之前必须要交给皇帝来进行亲自审核 , 在其首肯之后才能发挥其效力 , 而这也是皇帝展示皇权至高性的手段之一 。 对于皇帝的最高裁量权在《大明律》中就有明确记载:
"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 , 若断而无正条者 , 引律比例 , 应加应减定拟罪名 , 转达刑部 , 议定奏闻 。 若辄断决致 , 罪有出失者 , 以故失论 。 "
《问刑条例》和比照法的采用 , 让明朝中后期的司法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朱元璋《大明律诰》的限制 , 进行一定的自我革新来适应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 这对于明代法治体系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君臣道|对明朝法治体系构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的法治政策
文章图片
朱元璋雕像
明代统治者对于普法工作的关切
在前面提到过 ,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对于法治的理解和现代社会不同 , 他们更多的将法律视为一种威慑 , 而真正的管理则是被寄托在儒家思想的教化之上 。 因此在之前的朝代 , 君主们更多的只是在官员之间进行法律条文的普及 , 而对于百姓之间的普法教育则不是特别用心 , 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对于百姓的教化 。
君臣道|对明朝法治体系构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的法治政策
文章图片
出身布衣的朱元璋深知普法的重要性
而朱元璋则和之前的皇帝不同 , 他知道法律条文中的内容对于百姓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 因此如果能够在百姓中间进行适当的普法教育 , 让法律和儒家思想共同作用 , 那么百姓的行为一定会得到更好的规范 。
君臣道|对明朝法治体系构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的法治政策
文章图片
明代文吏形象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 朱元璋十分重视对明朝的百姓进行普法教育 。 在其颁布第一部法典的时候 , 其就让官员用白话文注释了其中的每一个法条 , 并将其发放给国内的百姓 , 这部著作被称为《律令直解》 。 这种文本的颁行让百姓们对于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有了更加直接的认识 , 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作用 。 此事在《明史·刑法志》中有如下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