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时大声说话,真的能把进窝的鱼惊散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一个钓鱼人 , 都有过这么一个概念认知 , 钓鱼时 , 一定要安静 , 不要喧哗 , 不要吵闹 , 因为这样会惊吓进窝鱼群 , 最糟糕的 , 是会导致进窝鱼散掉了 。
到底这个说法对不对 , 几乎很少有人去质疑 , 以至于更夸张的说法也出来了 , 就是钓鱼的时候 , 不能大声说话 , 甚至打电话也不行 , 要不然 , 必然会惊散鱼窝 。
暂且不说这个说法是对是错 , 我们只需要搞明白 , 鱼对外界的感知 , 分别是怎么个机制 , 了解这些机制之后 , 对这个说法就知道如何判断了 。
一、鱼对外界的感知
鱼作为脊椎类卵生动物 , 具有大多数脊椎类动物的外界感知器官 , 也就是有眼睛 , 能对外界的光线、颜色有感知 。
有味觉、嗅觉器官 , 能对外界的味型进行捕捉、分辨 , 也有听觉器官 , 对外界的声波进行捕捉、感知、分析 。
鱼更有灵敏的触觉器官 , 也就是两侧皮肤的感觉线 , 被称之为侧线 , 当水中有震动时 , 能清晰的感知 。
鱼的侧线上 , 会很多延伸到皮肤上的小点 , 这些直径极为微小的触点 , 直接接触到水体 , 能让鱼感觉到任何细微的压力差异 。
并且 , 能够根据这些压力差异 , 判别出方向感 , 并作出反应 。 侧线这种器官的灵敏度非常高 。
不管是不同的鱼种 , 还是同一种鱼聚集在一起时 , 不管是缓慢游曳 , 还是剧烈游曳 , 从来没有碰撞现象出现 。 换而言之 , 只要是鱼的主动行为 , 很难出现兔子撞到树桩上的行为 。
二、鱼的听觉
鱼的听觉器官很有意思 , 虽然大多数鱼都没有外凸的听觉器官 , 但是 , 通过解剖学、行为学、电生理学等现代科学的研究 。
鱼的内饵 , 有一整套严谨、完善的听觉器官 , 可以通过捕捉水中的声波讯号 , 进行通讯交流、觅食、防卫等行为 。
根据上海大学2018年的《鱼类听觉能力研究》论文 , 利用了心电图机、水下声音测量系统 , 分别以不同频率的正弦波连续因 , 对20尾牙鲆的听觉阈值测定 。
基于心电图对20尾大泷六线鱼的听觉阈值进行测定 , 综合ECG和 ABR两种方法对20尾鲫鱼进行听觉测试 。
综合结论为 , 鲫鱼的听觉阈值最低 , 800HZ就能感知到 , 听力最为明显 。 而鲫鱼是有鳔鱼 , 还具有韦伯氏器 , 所以听觉极为灵敏 。
而韦伯氏器是大多数硬骨类有鳔类鱼的标配器官 , 因此 ,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 大多数硬骨类鱼的听觉非常灵敏 。
咋一看 , 这个实验完全验证了鱼对听觉是极为敏感的 , 但是 , 以上实验是在水下做的测试 , 在野外环境中 , 这个实验数据是不作数的 。
三、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识别
声音的传播 , 主要依靠介质 , 只要有介质 , 声波就能通过介质的震动而传播 , 而且 , 在水中 , 因为水的密度比较大 , 传播距离和传播速度远比在空气中要更远、更快 。
那么 , 是不是就可以得出结论 , 鱼是可以被声音惊扰呢?答案是否定的 , 鱼的大脑容积非常小 , 不足以让其做出应变性极强的逻辑判断 。
鱼的行为 , 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惯性 , 简单地来理解 , 就是一旦某种声音、震动 , 让鱼习以为常了 , 那么即便是较大的声音、较大的动静 , 也不会让鱼有太大的警惕性 。
如果是鱼没有接触过的声音 , 没有接触过的动静 , 即便是很小的动静 , 也会惊吓到鱼群 , 因此 , 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
结论
如果选择的钓点 , 从来都没有钓友光顾过 , 那么大声说话、打电话、汽车声 , 甚至是起竿、打窝等动静 , 确实会惊吓到鱼群 。
【|钓鱼时大声说话,真的能把进窝的鱼惊散么】如果选择的钓点 , 有钓友经常打窝下杆 , 只要不是拿着喇叭喊 , 只要不是拿着大块石头、大团的饵团往水里砸 , 正常的交流、打电话、打窝、抛竿等动作 , 是很难把进窝鱼群惊散的 。
- 饵料|男子钓鱼时捞出一块木头,后面的大爷说:你捡到宝了
- 钓鱼|钓鱼圈大师邓刚为何每次盘完老板换鸡鸭 自述拾掇麻烦 网友怕老婆
- 非法捕捞|为何“泥鳅钓鱼”被禁止?难道仅仅因为钓得多?并非如此
- |野钓作八个窝不算多,作一个窝也不少,老钓鱼人才懂的道理
- 沙滩|安哥拉往事(10)
- 佛系|“钓鱼钓出来个破石头,看起来很值钱”还是放回去心里踏实点!
- 连衣裙|哪几个时辰出生的人,冒着风险去拼事业,有失也有得,前途无量
- 饵料|痴迷钓鱼的人,往往会得这几种病,根本改不掉,你中招了吗?
- 鳊鱼|一个钓鱼人去了就爆护,五个钓鱼人去就空军,究竟为何
- |天冷钓鱼有鱼泡无鱼口,在这几方面进行调整,渔获不比平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