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中国式愚孝,往往是无数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早在西周时期便已衍生而出 , 乃是古代时期经由长期社会实践之后所得结果 , 亦是人之有别于禽兽的标志 , 此后经由多位圣人、多种学说提倡方才贯穿古今 , 铸就中华几千年之孝道文化 。
自古以来“忠与孝”分别凝聚着家庭与国家内部的相对和谐稳定 , 使得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 人民忠君爱国等 , 因此无论古时今日孝道皆是生而为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道德素质 , 大之于国家、小之于个人皆有其益处 。
【历史故事】中国式愚孝,往往是无数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
文章图片
一、“中国式愚孝”
孝道固然不可或缺 , 但凡是过犹不及 , 不孝者为人所憎恨 , 而至孝者往往会沦落进另一个极端 。 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式愚孝” 。
何为愚孝?无论上述忠与孝实质上站在客观角度上皆是凝聚家庭与国家内部稳定的产物 , 其核心在于家庭内部将长者的地位提高 , 国家内部将君主的地位提高以此作为稳定社会之根基 。
那么纵观古代历史君主亦有倒行逆施之时 , 如“烽火戏诸侯” , 而长者自然亦有刻意压榨、残害子女之时 。 而面对这些依旧任由剥削残害 , 那么显然是有悖于人伦以及自然规律的 , 这些便是愚忠、愚孝 。 “中国式愚孝” , 往往是无数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 。
【历史故事】中国式愚孝,往往是无数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
文章图片
相关于“中国式愚孝”的事例往往是屡见不鲜的 , 古时今日皆有其例 , 毫不夸张的讲每个人的身边往往皆有其人 , 因为随着孝道在中国人心中愈发的根深蒂固 , 愚孝乃是必然之产物 。 “扶弟魔”一称乃是近代新兴之称呼 , 而这一称呼的背后亦是愚孝的一大代表 。
现当代男女青年初步踏入婚姻之后往往背负着房贷、车贷等巨大生活压力 , 即便没有这些普遍年轻人的事业发展程度有限 , 生活方面普遍不会过于宽裕 。 面对女方父母希望能够为女方弟弟结婚提供一些帮助的要求简单来看无可厚非 , 毕竟一家人之间互相帮助实属正常 。
但是有的父母往往提出超出一对年轻人所能够负荷极限的要求 , 丝毫不顾及客观事实 。 甚至对女方苦苦相逼 , 以孝道进行压制 。 导致女方不得不站在父母一边将压力施加给丈夫 , 因此便导致了一个家庭逐步的支离破碎 。 完全是以一个家庭的毁灭换来另一个家庭的新生 。
【历史故事】中国式愚孝,往往是无数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
文章图片
从某种角度来看 , 女方的做法便是“愚孝” 。 孝道是建立在一个力所能及的基础之上 , 绝非一味地通过自我伤害来敬奉孝道 。
对于父母最基础的尽孝是生而为人务必做到的应尽义务 , 包括赡养父母等 , 但是如果超出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范围 , 且其间父母要求着实过分之时完全是可以做出拒绝的 。 爱往往是相互的 , 与孝道相并立而存的则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 。
任何一方一味地索取必然是不可取的 , 而是互相之间维持在一个均衡的水平之中 。 其间如若父母作奸犯科 , 是否作为孩子要以“愚孝”而紧随其后 , 步其后尘?又或父母明知对错之分 , 却坚持要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 当父母有此想法之时 , 尽孝实质上便已等同于愚孝 。
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是为人熟知的 , 秦始皇打下了大片疆土 , 获得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大一统的殊荣 , 然而却在秦二世手中断送 , 令人为之惋惜 。 但不少史学家提出 , 如果由公子扶苏继位 , 务必施以仁政缓冲秦朝之暴虐 , 但是历史注定让人遗憾 。
公子扶苏自刎而亡 , 仅因一道圣旨 。 便是冠以君臣之忠 , 父子之孝 , 而公子扶苏自刎而死便是愚孝之一大代表 。 实质上似上述这般例子在中国古今不胜枚举 , 长者冠以将“孝道”作为束缚施加在孩子身上 , 却忽略了“父慈子孝”这一本质问题 。
一个家庭内部的和谐往往需要经由家庭内部成员互相关爱与付出的 , 绝非单独一方可以成就 。 因此 , 愚孝往往导致无数家庭内部痛苦不堪 , 如深陷泥泞之中难以自拔 。
【历史故事】中国式愚孝,往往是无数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
文章图片
二、以孝道为借口道德绑架造就“愚孝”
实质上“愚孝”者往往能够意识到这些行径的不正确 , 但是却又因孝道观念对于人的道德捆绑而不得不做出愚孝之事 。 即便抛却父母施加的压力 , 而整个社会的舆论压力亦是无法抗拒的 。
往往社会在提倡孝道的同时不会对实际状况进行客观评估 , 单单以孝道二字作为道德绑架 , 继而扭曲人的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