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张国焘回忆:红四方面军巧过漫川关进入陕西境内

张国焘在其回忆录中对红四军巧过漫川关进入陕西境内 , 轻描淡写 , 一笔带过 , 显得轻松 , 但实际上是经历过浴血奋战 , 付出了巨大牺牲才经过 。
【爱历史】张国焘回忆:红四方面军巧过漫川关进入陕西境内
文章图片
我军经河南的西南—新野邓县淅川—向陕鄂边境进发 , 来到豫陕交界的紫荆关 , 为敌防军所阻 。
我们表演了一番佯攻动作 , 马上即折而向西 , 以漫川关为目的地 。
这一带是崇山峻岭地区 , 历来为绿林好汉出没之所 , 土地贫瘠 , 居民稀少 , 除玉蜀黍外不产其他农作物 , 交通更只凭羊肠小道 , 漫川关就是这块鄂陕边境上的险隘所在 。
我军到达漫川关附近时 , 又为敌军凭险设防所阻 , 一经接触 , 我们就知道这是敌军嫡系主力的一部 , 便立即停止前进 。
先行查明敌情 , 好不容易在山林中寻找了三个老百姓 , 略加询问 , 就发现这三个人原来是敌探 。 我们予以优待 , 保证绝不加害 , 只希望他们吐露一些敌军的情况 。
这三名敌探中的一人 , 曾因欠缴捐款 , 在数日前被当地保甲长私自打了几十军棍 , 背上尚留有伤痕 , 我们没有费很多的唇舌 , 他就尽情说出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
【爱历史】张国焘回忆:红四方面军巧过漫川关进入陕西境内
文章图片
据他说 , 敌军准备把我们逼到漫川关附近的山谷中 , 截断我们的出路 , 使我们没有粮食 , 然后以强大的火力歼灭我们 。
他们所部署的兵力 , 在漫川关正面的是刚从郧阳大路来的胡宗南师 , 在我们后面追击的是两个师 , 山谷南是两个师 , 山谷北是萧之楚的两个师 。
两天前当地保甲长并曾严令居民带着粮食逃避 , 实行他们坚壁清野的办法 。
他又告诉我们 , 漫川关的右侧离这里30里的地方 , 有条险要的小路 , 通山谷外的陕西境 。 如果萧之楚部尚未赶到那里布防 , 是比较容易通过的地方 。
这个敌探所讲的话 , 证之于我们所直接获得的情报 , 相当可信 。
于是 , 我立即下令由陈昌浩率领一团人 , 迅速夺取漫川关右侧的小道 。
陈昌浩的行动极为敏捷 , 约一个半钟头 , 他就带着十余骑扼守住那条小路的隘口了 。
萧之楚部迟到了一步 , 那里的高地已由陈昌浩这十余骑占领 , 居高临下 , 萧部先头部队成为我军俯击的目标 , 乃不得不转而占领隘路口对面的一带高地 , 这样 , 他们还是可以控制这条通向陕西的险径 。
但陈昌浩所统率的那团人跟着赶到了 , 立即与萧部展开了山头争夺战 , 结果 , 所有能控制这条小路的山头都为我军所占领 。
我们控制了这条小路 , 脱离了敌人的圈套 , 避免了一场可能不利于我军的战争 。
尽管敌人的包围部署并不算得严密 , 就是发生更大的战斗 , 我军也可能有其他办法与敌军周旋 , 但循小路避敌行走 , 究竟是当时最便利的途径 。
【爱历史】张国焘回忆:红四方面军巧过漫川关进入陕西境内
文章图片
敌军却白辛苦一场 , 毫无所获 。 追击我们的敌军数量显然减少了 , 他们经过长期的行军作战 , 特别是在山岳地带行进 , 显得疲劳不堪 , 掉队的极多 , 现在又不能如愿以偿 , 更显出了垂头丧气的狼狈之态 。
我军的避战行动 , 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
当我们乘夜通过这条小路向北行进时 , 因道路崎岖狭窄 , 仅能容一人一骑通行 , 前进速度极低 , 直至翌晨 , 我军的“大行李”还没通过(“大行李”的是军中通用的俗语 , 主要是指炊事班和炊事工具) , 敌军的机关枪却已射到小路上来了 。
为了避免人员的伤亡 , 我军迫得放弃难于运输的炊事工具 , 让炊事人员迅速的跑过去 。
此后 , 失去了炊事工具 , 我军只有借用民间的锅灶了 , 这样一来 , 引起了许多困难 , 而且因此降低了我军的政治纪律 。
与我军争夺这条小路的萧之楚部 , 疲惫不堪 , 行动相当缓慢 , 但因奉着严令 , 仍积极向我掩护部队进攻 。
我军志在迅速通过小路 , 无意与敌纠缠 , 因此 , 我们的掩护部队数量最少 , 最前线的一排只有官兵共26人 , 不幸在这次山头争夺战中全部阵亡 。 他们完成了阻拦敌人前进的伟大任务而捐躯 , 使全军大为感动 , 称之为“英雄排” 。
【爱历史】张国焘回忆:红四方面军巧过漫川关进入陕西境内
文章图片
【爱历史】张国焘回忆:红四方面军巧过漫川关进入陕西境内】敌军至此知道我军的英勇斗志并未稍减 , 便也就气馁了 , 我们顺利的通过了漫川关 , 到达了陕西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