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一代名臣于谦:一生清廉公正,挽救了大明朝,最终却被皇帝处死

“忠心义烈 , 与日月争光”——明史
这是明史中对于镇国名臣于谦的评价 , 提到于谦这个名字 , 我们往往想到的是目前相声界的泰斗于谦老师 。 然而历史上也曾有一位与岳飞比肩的名臣于谦 。 他曾经力挽狂澜 , 将整个大明朝的历史延续了200年 。
【爱历史】一代名臣于谦:一生清廉公正,挽救了大明朝,最终却被皇帝处死
文章图片
土木之变 , 力挽狂澜
于谦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挽救了即将崩溃的大明朝 。 在土木之变前 , 蒙古等少数民族被明朝历代君主按在地上摩擦 。 但是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 , 明英宗称帝之后特别听信宦官王振的谗言 。
王振不光把整个官场被扰乱得乌烟瘴气 , 甚至还教唆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御驾亲征抵御来犯的蒙古 。 年少的皇帝一意孤行 , 携带着文武百官和近二十万明军精锐前去抵御外敌 , 尽管当时明朝武官名将数不胜数 , 但是小皇帝的昏庸指挥之下 , 明军迎来了建国之后最大的失败 , 史称土木之变 。
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 , 文武百官损失严重 , 明军二十多万精锐死伤殆尽 , 大明帝国最精锐、配备最先进火器的京师三大营也毁于一旦 , 总计伤亡近30万 。
听到消息的北京城乱作一团 , 群龙无首之下由郕王(后为明代宗)将剩余的官员集中在朝堂上商量对策 。 朝堂之上群龙无首 , 甚至赖以生存的二十万精锐明军都抵挡不了蒙古的攻势 。 大部分官员认为大势已去 , 劝郕王效仿南宋迁都 , 避其锋芒 。
【爱历史】一代名臣于谦:一生清廉公正,挽救了大明朝,最终却被皇帝处死
文章图片
国家危急存亡时刻于谦挺身而出 , 当面批判那些打退堂鼓的官员 , 效仿南宋的后果以史为鉴 。 于谦正义凛然的身影和爱国热情得到了爱国官员与郕王的支持 。 在于谦的带领下 , 明朝决定死守都城 , 从此之后仍然攻守易形 。 但在于谦死之前 , 蒙古再也没有大规模战胜过明军 。
文武双全 , 辅佐朝纲
土木之变 , 英宗被俘 , 朝中不可一日无君 , 于谦主动找到郕王希望他可以登上皇位稳定民心 。 在于谦的再三劝说之下 , 郕王终于肯答应 。
于谦在郕王即位代宗那天找到郕王 , 为郕王分析当下局势说尽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 十分坚定对成郕王许诺要包揽军队之事 , 直言如果没有成效 , 大可以治他的罪 。 郕王刚刚即位正是用人之际 , 加上于谦的赤胆忠心深深打动了这个刚即位的皇帝 。 代宗皇帝细细地听完于谦的建议 , 再三地思索之后同意了于谦的所有请求 。
代宗登上皇位没多久 , 也先挟持着英宗再次朝明朝攻来 , 明朝内部却是今时不同往日 。 在于谦的指挥下 , 明朝军队放弃了固守的思路 , 二十二万明军摆开阵势要与蒙古军决一死战 。 于谦亲自督战 , 更是下令战场叛逃者 , 杀无赦!将士们知道背水一战 , 军纪更加严明 , 气势更加强盛 。
【爱历史】一代名臣于谦:一生清廉公正,挽救了大明朝,最终却被皇帝处死
文章图片
也先的部队看到严阵以待的明军有些没底气 , 观察了几天之后准备和谈 , 商量着用英宗皇帝换取黄金和丝织品以万万计 。 结果遭到明代宗一口否决 , 也先决定另辟蹊径 。
也先的手下观察之后告诉也先德胜门的防守力量相较空虚 , 也先决定偷袭派出部队偷袭明军的德胜门 , 庚申也先部队突袭德胜门却发现中了于谦的圈套 。 也先的两位弟弟暴毙当场 , 恼羞成怒的也先转而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 但是进展颇为不顺 。
也先一看打又打不过 , 和谈也和谈不了 , 后路还要被断 。 只能带着英宗皇帝仓皇逃走 。 代宗皇帝见此要为于谦进官加爵 , 但于谦表示国家社稷被外敌侵袭 , 实在没脸接受赏赐 。
【爱历史】一代名臣于谦:一生清廉公正,挽救了大明朝,最终却被皇帝处死
文章图片
没有了外患 , 明朝国力也是越发强盛 。 也先见此担心被打击报复 , 多次派遣使者提议将英宗皇帝送还讲和 。 但代宗皇帝担心英宗回朝之后自己的皇位不保 。
于谦再三地解释 , 并且保证如果英宗有什么想法 , 他定当与代宗统一战线 。 在于谦的安抚下 , 代宗终于同意将英宗接回 。 先后派遣了李实、杨善前往 , 终于把太上皇接了回来 , 这是于谦的功劳 。
代宗在即位之后 , 对于谦事情无论大小悉已咨之 , 于谦奏请的事情代宗没有不听从的 。 尤其在任用人才的时候 , 一定会在私底下询问于谦 。 代宗十分了解于谦 。 于谦举贤不避亲 , 也不忌讳那人是否与自己有过恩怨 , 只要有能力即可 , 但是这样推举人才的方式也为于谦招来了许多嫉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