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万历十五年出版前,他生活贫穷,甚至只能依靠政府救济金生活( 二 )


答案就是:这一年基本上啥大事都没发生 。
但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年 , 在黄仁宇先生的眼里 , 却可以看作是明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 , 甚至是整个明朝历史的缩影 。
这一年 , 万历皇帝朱翊钧年仅24岁 , 却已经是个当了15年的“老”皇帝了 。
这一年 , 曾经万历最倚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已经去世5年了 。
这一年 , 继任者申时行已经上任4年多了 。
这一年 , 一生为民的清官——海瑞刚死了一年 。
这一年 , 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死了 。
这一年 , 大哲学家李贽也在矛盾中纠结着 。
我们平常看电影的时候 , 那种结局发生发转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 , 但历史可不是这样的 。
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绝不是突然就灭亡了 , 结局往往在很久之前 , 就已经买下了伏笔 。
在黄仁宇先生的笔触下 , 这个伏笔的第一笔画 , 就是万历十五年埋下的 , 为什么这么说?
从《万历十五年》开头讲的一个小事件 , 我们就能窥见一斑 。
【历史故事】万历十五年出版前,他生活贫穷,甚至只能依靠政府救济金生活
文章图片
黄仁宇与儿子共进早餐
万历十五年阳历的3月2日 , 冬天还没完全过去 , 北京城里街道两侧的雪都还没化完 。
天气虽然不算严寒 , 但绝不是户外活动的好天 。
但是当天中午的时候 , 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却好生热闹 , 簇拥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
为何呢?
原来当日有消息传来 , 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 , 文武百官可丝毫不敢怠慢 , 纷纷忙不迭地往紫禁城赶 , 有些人甚至都衣冠不整 , 生怕误了时辰 。
可是等赶到皇城之后却发现 , 宫内毫无要午朝的迹象 , 往常午朝现场都会有负责点名的御史和御前侍卫 , 当天并不见踪影 。
一番询问后发现 , 发现所谓的午朝消息确系谣传 , 这下大家炸开了锅 。
皇帝也被气死了 , 诺大一个王朝 , 竟然连个开会这么简单的事情都组织不好了 , 算是丢人丢到自己家门口了 。
万历皇帝一怒之下 , 处罚了全体在京任职的官员 , 这次处罚的范围之大前所未有 。
这样一件小事情被黄先生放在开头 , 就是想借此告诉读者 , 当时诺大的朝廷已经开始出现管理漏洞了 。
接下来 , 就通过一个最关键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万历皇帝 , 来进行具体分析 。
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才9岁 , 搁现在正是上小学二年级的年龄 , 但是9岁的万历皇帝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虽然不懂得朝廷政务 , 但关系不大 , 因为他有两个坚实的后盾——一个是张居正 , 一个是“大伴”冯保 。
“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的象征 。 他眉目轩朗 , 长须 , 而且注重修饰...他不开口则已 , 一开口就能揭露事情的要害...就像是中国人常说的‘夫人不言 , 言必有中’ 。 ”
【历史故事】万历十五年出版前,他生活贫穷,甚至只能依靠政府救济金生活
文章图片
所以万历很倚重张先生 , 就连张居正父亲去世请丁忧假 , 万历都不同意 , 三番四次“恳求”张先生为江山社稷着想 , 请他在职服丧 。
所以在登基后的十年时间里 , 万历在张冯的陪伴下过得还是很舒服的 , 虽然被各种礼仪束缚 , 但事事不用操心一切都有旁人帮忙做决定 。
但是这一切都在1582年张居正去世就彻底改变了 。
没有了张先生的严厉督促 , 娶妻生娃后太后忙着抱孙子也不干涉他了 , 于是万历皇帝感觉自己瞬间自由了 。
之后一开始他也想过励精图治 , 想当一个好皇帝 , 于是他勤奋读各种史书 , 还下令之后所有人事任命都由他亲自决策 , 之前都是张先生列好名单呈上去 , 万历只需要在排名第一位的名字上画个圈就好了 。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 , 现实是非常残酷的 。
慢慢地万历发现 , 自己虽然贵为天子 , 却根本就像是个“傀儡” 。
比如对自己喜欢的妃子——淑嫔郑氏 , 他想把两人所生的儿子——朱常洵立为太子 , 结果底下大臣们一个个寻死觅活 , 各种“血柬”上书 , 总之坚决不支持他欺师灭祖的鲁莽行为 。
对此有人会说 , 那就杀他们啊 , 皇帝手握生杀大权 ,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
这只能说是近些年宫斗剧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 要知道当时虽然皇帝有处死人的权利 , 但是在现实中也不是随意想杀谁就能杀谁的 。
当时明朝社会所有百姓都是信奉“四书”中的伦理 , 并以此作为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 。
换句话说 , 全国老百姓都被教导父亲对儿子不能偏爱 , 哥哥对弟弟有教导和爱护的义务 , 男人不能因为宠爱女人而废长立幼 , 那么皇帝怎么能公然忤逆伦理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