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晚清最不应该被忘记的科学巨星,把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国,沿用至今

【爱历史】晚清最不应该被忘记的科学巨星,把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国,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说起晚清 , 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闭关锁国、科技落后、苟延残喘、丧权辱国等一系列词 。 当然这确实也是晚清的现状 。 只是在这一片厚重的阴霾之下 , 清朝末年也有着一些闪光的人、值得肯定和铭记的事 。
耳熟能详的曾国藩、李鸿章 , 还有洋务运动的张之洞、左宗棠等 , 这些人都为清朝最后的挣扎立下汗马功劳 。 而在这些人背后 , 还有一位更应该被铭记的科学牛人——徐寿 。
【爱历史】晚清最不应该被忘记的科学巨星,把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国,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早有盛名 , 却连个秀才也没考上
1818年 , 徐寿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 徐寿的祖父务农的同时兼作商贩 , 家境日渐富裕 。 徐寿的父亲大概是徐家的第一个读书人 , 但不幸的是年仅26岁过早去世了 , 徐寿时年仅4岁 。 母亲宋氏含辛茹苦 , 将他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 。 在他17岁那年 , 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
青少年时 , 徐寿学过经史 , 研究过诸子百家 , 常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 , 因而受到许多人的称赞 , 也算早有盛名 。 然而却没有考上秀才 。 科举失意 , 大多数人应该十分伤心 。 但是徐寿不这样想 , 他说:“尝一应童子试 , 以为无裨实用 , 弃去 。 ”大概的意思是说:“八股文实在没用 , 还是不学了!”于是毅然放弃了通过科举做官的打算 。
但不学八股文 , 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放弃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 。 他已经娶妻 , 并有了一个儿子 。 一家人的生计才是他最头疼的问题 。 所以他抱定“经世致用”的宗旨 , 开始在经籍中学习研究有用之学 。
徐寿的家乡无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 也是远近闻名的手工业之乡 。 在那里有许多能工巧匠 。 这种风气也影响了徐寿 , 他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 , “少好攻金之事 , 手制器械甚多”大概正是由于这一爱好使他由博览群书逐渐转而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 。
徐寿在科技方面的兴趣极为广泛 , 举凡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矿学等等 , 他无一不喜 , 无一不好 。 他不仅潜心研究中国历代的科技典籍 , 对于明末清初从欧洲翻译过来的西方科技著作也认真加以研究 。
当时中国没有系统学习科学的书院 , 徐寿一切都靠自学 。 就这样当同龄人还在读着之乎者也的时候 , 徐寿已经开始通过自学自制指南针、象限仪、自鸣钟等 。
【爱历史】晚清最不应该被忘记的科学巨星,把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国,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在这个世界上 , 总有一个男人在等你
俗话说 , 物以类聚 , 人以群分 。 在这个世界上 , 总有一个男人在等你 。 有了俞伯牙 , 必然会有钟子期 。 有了李白 , 也必然会有杜甫 。 所以有了徐寿 , 也就必然会有华蘅(héng)芳 。
在一片研究八股考试的人中 , 两个爱好科技的灵魂一见如故 , 共同探讨和研究科学知识 。 更重要的是 , 华蘅芳的出现完全弥补了徐寿在科学领域的短板 。 徐寿更加关心化学 , 而华蘅芳更加侧重数学 。 而两个人又都是翻译家 , 可以更好更快的学到国外先进的知识 。 从此 , 两人你实验来我算数 , 你设计来我画图 , 两人组成晚清最强科学cp共闯天涯 。
徐寿与华蘅芳一起来到上海 , 拜访了对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都有研究的近代著名科学家李善兰 。 同时在上海购买了《博物新编》等一些国外科技译作 , 还采购了一些物理实验的仪器 。 回到无锡后 , 徐寿自己仔细研习 , 他根据书本上的提示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实验 。
徐寿学习讲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科学知识必须用于实践检验 。 当时不像今天的实验室那样 , 想要什么工具都有 。 没有工具 , 徐寿就自己做 。 他曾经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 , 需要一个三棱镜 , 买不到就用自己的水晶图章硬磨出来 。
晚清的天空 , 笼罩着危机的阴霾 , 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 , 令李鸿章、曾国藩等大臣纷纷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 于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兴起一阵洋务运动的热潮 。 洋务派的首领李鸿章就上书要求 , 除八股文考试外 , 还应培养工艺技术人才 , 专设一科取士 。 在这种情况下 , 博学多才的徐寿和华蘅芳引起了洋务派的重视 , 双双进入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 同时进入的还有徐寿的儿子徐建寅 。
【爱历史】晚清最不应该被忘记的科学巨星,把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国,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多看两眼 , 中国第一艘轮船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