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年轻人为什么会腰疼,“哪都疼”究竟是种什么病?( 五 )


阿片类药物在短期内可有效缓解疼痛,包括处方药羟考酮、吗啡等 。 1990年代,在美国医药企业和联邦政府推动下,阿片类药物被大量使用 。 据统计,占世界总人口5%的美国消费了全球80%以上的阿片类药物 。
美国药物滥用研究所调查显示,2015年美国有约200万人患有与阿片类处方药相关的药物失调症 。 另据美国疾病控预防中心披露,2015年,美国超过3.3万人死于阿片类药物滥用,首次超过枪支和车祸的致死数量,跃居美国人意外致死原因首位 。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2017年10月宣布美国进入“全国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应对阿片类药物上瘾和滥用危机 。
“与美国药物滥用不同,国内的问题是,疼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在药物之外,还要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微创,针灸等技法,以及心理治疗 。 ”李刚说 。
“心病”与疼痛管理
2020年7月,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更新了沿用40年的“疼痛”定义 。 新的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 。 与40年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情感体验或描述”的定义相比,新定义重在强调无法表述、甚至是看不到的疼痛 。 IASP还对新定义做出6项注释扩展,第一条就是“疼痛始终是个人体验,这一体验会受到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因素不同程度影响” 。
现实情况确实如此,人在经历“疼痛”时,往往会有“愉快或不愉快”的心理变化 。 根据《缓解疼痛的科学》的解释,疼痛较轻时,会在大脑皮层感觉区感知到“疼痛”,而当疼痛较强时,刺激会传到大脑边缘系统,让人感受到“痛苦” 。 而在大脑边缘系统受到抑制时,“痛苦”的感觉会减轻或消失,例如睡眠状态下 。
基于上述解释,也可以说,疼痛是一种心理活动 。 目前对于产生疼痛感觉和情绪的意识机制有诸多假说,但都没有被详细阐明 。 但可以肯定的是,疼痛与不愉快的情绪有着无法割裂的密切联系 。
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的研究显示,患有慢性疼痛的人或多或少有某种抑郁倾向 。 同时,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也表明,抑郁症患者中多数患有某种慢性疼痛,特别是头痛和背部疼痛 。
“近八成的疼痛病人伴有功能性原因,也就是心理问题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闵宝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他曾粗略统计过400多名门诊患者的疼痛原因,心理原因占主导的超过一半,还有接近3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
闵宝权十年前曾接诊过一个年轻妈妈,同院免疫科推荐而来,被丈夫用轮椅推着进了诊室,一直低声重复“哎呀好疼,哎呀好疼” 。 闵宝权问她哪里痛,她说手臂 。 医生轻轻碰一下,她整个人就跳起来喊疼 。 奇怪的是,这位患者免疫方面检查的指标全都正常,也没有肿瘤或缺血性肢体疼痛 。
闵宝权把患者丈夫请出诊室,通过角色扮演深入沟通,发现患者和孩子长期受公婆欺负,而丈夫态度冷漠,负面情绪积压引起她的心理变化,从而引发功能性疼痛 。 当天在诊室哭诉一通后,患者身上的疼痛就缓解了 。 第二天,免疫科同事给闵宝权打电话,问他用了什么药,病人居然好了80%,也不嚷着要打针了,“就是让她发泄呗,”闵宝权说 。 不过,他也强调,对于疼痛,“首先还是要排除器质性原因 。 ”
从2008年开始,闵宝权筹建心理咨询团队,加上不定期进修的学员,现在有十多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问诊流程 。 他会先询问3~5分钟病史,排除患者疼痛的器质性原因,再让心理咨询师领着患者到医院外面的咨询室,义务访谈半小时 。 闵宝权会和咨询师一起讨论可能的功能性原因,例如成长、学业、工作或感情经历,再将患者请进诊室进行治疗 。
“我们是用普通门诊的收费干着特需门诊的服务 。 ”闵宝权心理咨询团队的总督导大津秀女开玩笑说,不过,心理疏导是一个过程,不都是一锤子买卖 。
一个15岁高中男生慢性头痛一年多,可以明确是焦虑导致的疼痛,但导致焦虑的原因却是他的原生家庭 。 男孩父母从外地到北京打工期间,他在北京顺利读完小学初中,成绩优异,因需回原籍高考转回老家读书,不适应应试教育,成绩下滑,因而不愿再上学 。 父母对此不理解,经常打骂他,形成对比的是,父母对二胎弟弟十分关爱 。 男孩为此曾有过自杀举动 。 父母带他来看神经内科,就是为了证明男孩的头痛没有病理原因,是在“装病” 。 因患者有过自杀经历,除了开常规抗焦虑药物,闵宝权推荐他们到精神病医院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