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叶永烈采访关锋,还原一个真实的晚年关锋

引言
关锋 , 六十年代的风云人物 , 《红旗》杂志社哲学组的组长 , 副总编辑 , 他和王力、戚本禹一起 , 被时人统称为“三秀才” 。
上世纪六十年代 , “关锋”这个名字时常出现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面 , 凭借着手中的笔杆子 , 他炮制出的一篇篇文章和社论 , 掌握着当时舆论的方向 。
1968年1月 , 关锋被关押于秦城监狱 , 1982年1月 , 他被释放出狱 , 安置于北京生活居住 。
本文 , 我就从叶永烈的采访当中 , 去了解关锋出狱后的日子 , 他的晚年生活写照 。
01
关锋这种曾经显赫一时 , 身上有着一个时代烙印的人物 , 即使是褪去了铅华 , 回归于一个普通人 , 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
他出狱后 , 也有不少媒体登门 , 希望能访问他 。
关家的大门上安装着“猫眼” , 每当响起敲门声 , 门里的人会透过“猫眼”观察 , 倘若要是陌生人 , 那就算是门外人怎么敲门 , 都得不到回应 。
即使是手上拿着介绍信 , 也不管用 , 也照旧吃个闭门羹 。
关锋自打出狱后 , 就奉行“四不”原则:不看、不想、不谈、不写;他一心埋头于研究“老庄”思想 , 和其他的哲学研究 。
【历史故事】叶永烈采访关锋,还原一个真实的晚年关锋
文章图片
叶永烈曾先后采访过王力、关锋、戚本禹和陈伯达 , 在这四个人当中 , 叶永烈首先选择采访关锋 , 只要能顺利拿下关锋这么一个固执的人 , 积攒了经验 , 那再去采访其他三个人 , 也就有了底气 。
叶永烈能顺利踏进关锋家的门 , 也是经过多方走动 , 找到了关锋当年的一个老朋友 , 也是关的老同事 。
这个人曾和关锋在《红旗》杂志社工作 , 由他出面 , 磨了不少嘴皮子 , 这才换来关锋的点头 。
时间约定在3月3日的下午 , 这一年是1988年 , 关锋68岁 。
叶永烈跟着关锋的好友一起 , 走进了关家 , 有着故友的加持 , 叶永烈此行顺利采访了关锋 。
对于叶永烈这个人 , 关锋从来没见过 , 倒是从旁人口中听过这个名字 。
见到叶永烈 , 关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现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专做蛀书虫”
这也是在比较委婉的提醒叶永烈 , 访问的话题算是提前给画了个道道 。
不过 , 事实上也确实如他所言 , 关锋家里堆满了书籍 , 特别是他的卧室 , 同时也是书房 , 桌子上堆满了书 , 就连桌子下面也堆满了书籍 。
关锋笑着说 , 自己坐在桌子那写作的时候 , 脚都伸不直 。
那些书籍大多都是“老庄”之类的哲学书 , 晚年的关锋就把自己埋在这里面 , 埋头搞研究 , 做学问 。 他此时的生活 , 一如窗外的风景 , 平静得没有一丝的波澜 。
在没见到关锋之前 , 叶永烈在脑海里多次勾勒过他的穿着打扮 , 真到见面的时候 , 现实中的关锋和脑海中的那个形象 , 还真没契合在一起 。
68岁的关锋 , 戴着一顶老式干部帽 , 帽檐下依稀露出一些花白的头发 。 他的身形一如既往的瘦削 , 穿着一身中山装 , 虽然显得瘦小 , 但气色看着还不错 , 红润 。
自打1981年出狱后 , 头些年虽然没有工作 , 但每个月能领到150元的生活补助 , 过了大概两年 , 这笔补助涨到了五百 。
九十年代初 , 关锋的待遇由《求是》杂志社包揽 , 包括住房补贴、工资、医疗等等 , 按照局级待遇管理 。
加上他的稿酬 ,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 , 关锋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近四千 , 经济上有了保障 , 一方面能让关锋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当中;二来 , 他的气色和状态也保持得相当不错 。
用关锋的话来说 , 他这一生的学术研究和著作 , 几乎都是在晚年时候完成的 。
02
正式访问的时候 , 叶永烈从随身带的包里 , 拿出了录音机 。 一瞧到这个玩意 , 关锋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 , 他当即表示不愿意录音 。
叶永烈事先也想到了 , 关锋肯定是会排斥录音的 , 他也想好了说词 。
对于搞学术研究的人而言 , 就讲究两个字:严谨;因此 , 叶永烈就解释道 , 有了录音机的辅助 , 才能保证访问内容的准确性 。 倘若只是用笔记录 , 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 , 这也是对访问的不尊重 。
并且 , 叶永烈表示 , 自己不会把录音内容透露出去 , 只是作为后续采访内容的整理 , 关锋这才同意了录音 , 这也是属于破天荒的事了 。
出生于山东庆云县的关锋 , 说着一口浓厚的山东口音 , 他很健谈 , 这倒是让叶永烈有些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