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为何不顾后果的举兵造反?其中有何隐情?

在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后 , 大将罗艺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敢仓促的举兵反叛 , 其实是属于被逼无奈 , 因为罗艺反与不反他都得死 , 李世民登基后就注定他不会有好下场 , 所以他只有拼死一搏 。
【历史故事】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为何不顾后果的举兵造反?其中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罗艺趁乱世割据一方 , 为人凶残狡猾
如果看过《隋唐演义》以及隋唐系列评书的人都知道罗艺是书中的老英雄 , 历经北齐和隋唐三个时代 , 为人正直 , 还是主人公秦琼的亲姑父 , 罗成之父 。 后来在参与平定河北刘黑闼叛乱时被刘黑闼手下的大将苏定方所杀害 , 苏定方在书中连续杀害罗艺和罗成父子被定成了大反派 。
实际历史上的罗艺和苏定方完全是被文学作品颠倒黑白了 , 历史上的罗艺根本就不是什么为人正直的老英雄 , 甚至可以称其为狡猾残暴 , 而且他的年龄也并不大 , 按照史书记载罗艺的年纪和李建成差不多大 , 被杀的时候仅三十九岁 。 而苏定方则是唐初一代名将 , 军事才能极高 , 人品也非常正直 , 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
罗成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 , 罗艺自然也没有他这个儿子 , 历史上的罗艺出身于将门世家 , 他的父亲是隋朝左监门将军罗荣 。
【历史故事】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为何不顾后果的举兵造反?其中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罗艺自成年之后就投身军旅 , 他为人刚愎自负 , 凶狠残暴 , 唯利是图 , 从不讲仁义 , 但是作战却十分骁勇 , 因此得到隋炀帝杨广的赏识 。
大业八年(612年) ,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 , 命罗艺屯兵北平郡(现今河北省迁安)以为策应 , 罗艺也由此开始独立统军一方 。
隋炀帝的暴政也导致了隋朝末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 , 各地起义军四起 , 朝廷毫无号召力 , 华夏大地也陷入了军阀割据状态 。
在这种大局势下 , 罗艺对隋炀帝自然谈不上忠心可言 , 于是罗艺趁机利用手中兵权诛杀了幽州地区不服从自己的官吏 , 然后趁机自立为王 , 自称幽州总管 , 割据了现今部分华北地区和部分东北地区的幽州和营州 。
【历史故事】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为何不顾后果的举兵造反?其中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罗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都有很强大的军事力量 , 他割据之后 , 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 , 也成为了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 。
罗艺对于各方势力的拉拢也很清楚 , 他也很明白自身的实力和处境 , 他知道自己虽然割据了幽州和营州 , 但实际上他的力量根本不足以争夺天下 , 因此罗艺考虑着与其被人吞并 , 不如主动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
因此罗艺开始考虑投降一个实力雄厚的势力 , 当时罗艺周围实力最强的三大势力就是割据河北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割据洛阳的军阀王世充以及占据长安的关陇贵族领袖唐高祖李渊 。
【历史故事】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为何不顾后果的举兵造反?其中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最终在经过一番权衡分析之后 , 罗艺决定向唐高祖李渊献表称臣投降 , 罗艺投降唐朝之后就被唐高祖赐姓为李 , 从此改名李艺 , 同时为了拉拢安抚他 , 唐高祖特晋封罗艺为燕王兼幽州大都督 , 并且听调不听宣 , 可以继续统领本部兵马替唐朝镇守幽、营二州 。
唐高祖对罗艺的待遇完全是高度自治的待遇 , 这也就是说幽州和营州依旧是罗艺说了算 , 只是名义上归顺唐朝而已 。
不过从罗艺能审时度势主动投降唐朝 , 也说明了他为人头脑比较清醒 , 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争夺天下 , 于是果断把自己卖了一个好价钱了 , 不仅找到了唐朝这棵大树乘凉 , 还把自己割据幽、营二州的目的实现了 , 让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 , 这也说明了罗艺为人非常的狡猾 , 在各方势力中左右逢源 , 然后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历史故事】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为何不顾后果的举兵造反?其中有何隐情?
文章图片
罗艺与李世民结仇 , 最终卷入了皇位之争
罗艺投降唐朝之后自然与周围的王世充和窦建德形成了敌对关系 , 王世充还好说 , 他虽然侥幸打败了瓦岗军领袖李密 , 但是他打败李密后 , 内部人心不稳 , 他自顾不暇 , 根本没有办法想着去吞并幽州 。
而窦建德则不同 , 窦建德是农民起义军领袖 , 他出身低微 , 为人宽厚 , 深悉民间疾苦 , 在河北深得人心 。 因此窦建德是有实力也有心要与唐朝争夺天下的雄主 , 此前窦建德曾多次拉拢招降罗艺被其所拒 , 结果罗艺投降了唐朝 , 窦建德本身就垂涎于幽州的地盘 , 罗艺自然就成为窦建德死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