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观娱|《极速车王》还讲了什么?,除了极尽描摹友情和赛车精神
奥斯卡“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的双重认可不仅巩固了这部带有传记性质的体育赛车电影在棋逢对手的年度博弈中占有的席位 , 还在各式激烈的极限竞速下极尽描摹友情和赛车精神 , 折射了60年代福特公司的官僚主义、衬托了以法拉利为代表的对于汽车赛事的热爱与尊重 。
传记元素融入到赛车类电影传统的观念基础之中 , 使影片体现有关“赛车”主题的一切以外增加更多的历史性和戏剧性 。
01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福特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以包揽前三的绝对优势取代法拉利的统治地位 , 从而在欧洲市场一鸣惊人 。
文章图片
两位主角谢尔比与迈尔斯的相处深谙“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的惺惺相惜 , 两条直线在生命平面内的相交是志同道合的象征 。
无论是《极速风流》里詹姆斯为尼基打架、尼基对詹姆斯去世表示出的伤心;还是《极速车王》中谢尔比为迈尔斯的据理力争、两人产生肢体冲突背后的别样友谊 , 都有对彼此的尊敬与欣赏 。
02
本片开头处投下的不详阴云和谢尔比身上起火的场景 , 为唏嘘的结局埋下伏笔 , 一股真实存在的阴郁情绪拍出了宿命的味道 。
医生的声音在谢尔比开车时的一闪而过 , 也跟片尾迈尔斯的死亡相呼应:赛车在阳光照耀下的片刻虚无、汽车失控后不断冒起的浓烟、镜头定格在一顶静止的草帽上 , 既为勒芒的“无冕之王”平添英雄落幕的伤感气氛 , 一股厚积薄发的巨大感染力又得以凸显 。
两人先后的经历在不同时段相互渗透的剪辑 , 暗中关联着彼此的命运 。
文章图片
随着影片叙事的逐步深入 , 导演开始在叙事模式和角色定位方面进行转换 。 比如对主角的置身环境及其对立环境进行重新定位与交叉性互换 。
迈尔斯和谢尔比所属的福特公司不再是“主角模式”爱屋及乌的正面象征 , 慢慢暴露出官僚作风下脱离实际的文牍主义 , 提供给主人公的有力保障(主要是物质层面的)开始瓦解 , 反过来形成一种阻碍 。
文章图片
谢尔比在福特总部看见一个红色文件夹要辗转四次才能交到福特二世手上的低下效率 , 所谓“官僚主义无法赢得比赛”正是此理 。
包括欧·毕比坚持“选一个福特类型的车手参赛”的守旧观念 , 从而拒绝外貌上属于“垮掉一代”的迈尔斯代表福特参战 , 这个目的纵然在布鲁斯·迈凯伦赢得勒芒冠军后得到“表面”实现 , 不过从迈凯伦的出身来看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小子” , 这不得不说是对福特“营销至上”的一种讽刺 。
反观法拉利公司 , 不论是影片中恩佐·法拉利对福特的意向收购提出的条件 , 还是现实中被菲亚特收购后明确表示“不得干预法拉利的汽车赛事” , 都犹如车徽上那高高跃起的骏马 , 超跑精神图腾的明喻表达赋予法拉利崭新的符号价值 。
它在现实中的昂贵价格被影像所消解 , 升华为集赛车精神和工匠精神于一体的品牌担当 。
文章图片
此外 , 虽然法拉利和福特的对照可被细化为下马看花和衮衮诸公的对照、匠人精神和功利主义的对比 , 但无论是哪一方独占鳌头 , 其价值必将迎来稳定性的社会认可 , 这暗示赛车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间微妙又不可脱离的联系 。
03
尽管某些方面跟《速激》系列等速度奇观类型电影有所出入 , 《极速车王》仍在表现形式上遵循此类电影的“运动”和“速度”两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