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

辽国和宋朝是并存的 , 过程也有相似 , 辽国与北宋并存一百余年后 , 最终被金国先后覆灭 。 公元907年 , 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 , 947年 , 辽人建立“大辽” , 最终于公元1125年被金朝所灭 。 之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鲁大石在公元1134年延续契丹政权 , 在虎思斡耳朵(现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建立了西辽 。
【历史故事】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
文章图片
宋朝呢 , 于公元960年 , 发生了历史著名的大事件 , 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 , 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 , 建立宋朝 。 最终发生又一起历史大事件—靖康之耻 , 于公元1127年北宋宣告覆灭 。 之后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建立了南宋 , 延续宋朝 。
首先需要说明 , 在历史课本中并不是只记载了宋朝的历史 , 也是有提过西辽的历史 , 只不过提的比较少 。 再者南宋也不算偏安 , 还是在中原大地上建立的政权 , 要说偏安 , 西辽为何不算呢?中原大地物资丰富 , 地大物博 , 相信没有一个政权不想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吧?
西辽为何在中原大地上建都呢?西辽的开创者为何要逃亡去可敦城(现今蒙古布尔干省土拉河上游古回鹘城)?那不是被逼的吗?那不是打不过金国而进行逃亡的吗?南宋即使在偏安一隅那也是在中原大地上繁衍生息 。 还在中原大地上的版图 。
【历史故事】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
文章图片
西辽的和中原大地相隔的距离可不算短 , 从地图上看 , 西辽才算是偏安 , 远离了中原大地上的中心区域 。 实际上 , 两个王朝同属偏安性质的政权 , 因此提到到偏安一词 , 并能像标签一样只贴在南宋身上 , 西辽也逃不出这个范畴 。
而且西辽说是威震中亚也存在水分 , 这么厉害的西辽怎么不“报仇雪恨”呢?忘了当初是怎么“狼狈不堪”了吗?当然西辽建立政权稳定后也东征过 , 虽然初有成效 , 但是之后也是被迫放弃东征 。 最终立国不到一百年就投降了蒙古 , 西辽所展现出来的历史能量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
西辽在灭亡后直到现今 , 在原西辽故地生活的人 , 都已经融入了哈萨克 , 柯尔克孜这两个民族中 。 都保留有独立的乞塔(契丹)部落 。 甚至在柯尔克孜中 , 乞塔(契丹)是一个重要的部落 。 已经脱离了中原 。 西辽如一只风筝 , 飞得太远 , 以致于超出了中原人的视线 。 被偶尔提及 , 是因为还有一条线牵着 , 如被淡忘 , 也属正常 。
【历史故事】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
文章图片
反观南宋 , 除了军事上不尽人意 , 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历史王朝上最高水平 , 比如经济 , 文化、科技方面 , 是其它朝代无法媲美的 。 在科技上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等广泛应用 , 毫不夸张地说 , 14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技术革命的中心 。
经济、文化上 , 大家都是熟知的 , 南宋的经济在当时世界上是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 。 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岳飞、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司马光等优秀人物更是享誉千古 。
文学方面唐宋八大家 , 宋朝占了六位 。 还有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 南宋东南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 。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等人物 。 宋朝的光辉在方方面面很是凸显 , 存在感爆棚 。
【历史故事】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
文章图片
再者中原王朝有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政治统治体系 , 一统秦两汉 , 三分魏蜀吴 , 二晋前后延 , 南北朝并立 , 隋唐五代传 , 宋元明清后是一个非常有着传承性的王朝更替 。
虽然西辽也算实力不错 。 但是并不排在中国的封建王朝的政治体系中 , 对于中国的王朝更替、历史延续并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对于中国的历史走向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 在历史上 , 西辽的身份更像是中国人建立的外国政权 。
虽然南宋和西辽都算是偏安 , 但是南宋是中华民族的传承主线 , 而西辽在当时并不算是历史主线 , 像是历史的附庸 , 侧面印证宋朝这支主线般的存在 。 即使南宋苟且偏安 , 但南宋的传承是完整的 , 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到南宋据江而守 , 尽管苟且偏安 , 但是却是完整的宋朝历史的一部分 。
【历史故事】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