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明镜|富不过三代|为何战国时期魏齐楚都逃不过三代霸业而终的魔咒?( 二 )
同时他在位时期 , “围魏救赵”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这些证明当时的齐国外交关系也比较平稳 。
后来衰落只是因为他孙子齐闵王攻灭宋国 , 引起当时各国恐慌 , 加上和燕国是世仇 , 于是在燕国主导下 , 五国伐齐 。 将齐国大败的济西之战也成为战国历史的转折点 。 更何况 , 齐闵王不光猜忌下层士人 , 连公室也猜忌甚多 , 当时齐闵王堂兄田文就因为齐闵王猜忌而奔魏 。
文章图片
除以上两国之外 , 战国楚国也和它们如出一辙 , 可以说贵族政治在战国之楚表现尤其明显 。 终楚国八百年 , 除吴起之外 , 少有公室贵族之外的人担任令尹 。 一方面是因为楚国传统 , 另一方面是贵族权势之甚 , 不以王权意志转移 。
任用吴起变法的楚悼王 , 其父楚声王就曾为盗所杀 , 而这里的“盗”解释很宽泛 , 因为能进入王宫弑王 , 不管是楚国贵族本身 , 还是他们默许 , 都表明了楚国的贵族权势过甚 。
【历史如明镜|富不过三代|为何战国时期魏齐楚都逃不过三代霸业而终的魔咒?】楚悼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突破重重阻碍 , 任用吴起变法 , 加强王权 , 改善民风 。 其变法中最有效的两项就是”三世之孙而收爵禄“和“军事改革” , 对楚国贵族权势过甚、世代盘根错节和民风散漫的痛点一针见血 , 也是彼时之楚短时间能重新焕发生机的根本原因 , 史载其”平白越、却三晋、西伐秦 , 兵震天下 , 威服诸侯“ 。
而悼王之后 , 楚国真正开始有所发展的是楚宣王时期 。 这一时期内任用昭奚恤 , 外不断蚕食泗上诸侯 , 至楚宣王去世的前340年 , 楚国已经将势力西延伸至黔、巴(今重庆、贵州)一带 , 东完全取得泗上 , 商洛之地 。
到怀王前期的前323年楚魏襄陵之战 , 更是夺昔日的霸主魏国八城 。 但是在张仪的政治欺诈和复杂的外部环境下 , 疏远贤臣屈原 , 宠信南后和奸佞靳尚,以至于最终和齐国断交 。 可以说彼时的楚国对内朝政昏暗、对外外交孤立 , 以至于成为众矢之的 。
先是在楚怀王十七年(前312)的丹阳蓝田之战中丧失汉中之地和举国精锐 , 接着又在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 , 被齐韩魏联军击败 。 此战楚军阵亡两万 , 主将唐昧战死 。 也正因为如此 , 彼时的楚国将领出现了断层 , 彻底退出一流强国之列 , 国际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魏恵王、齐闵王、楚怀王自身性格和对于时局的误判 , 也是三国霸业终结的一个重要因素 。 魏恵王、齐闵王、楚怀王自身性格和对于时局误判 , 导致三国霸业到他们手上三代而终
人才和外交虽然占了很重要的因素 , 但还不足以使他们霸业终结 , 任何事物内因才是主因 , 人才是内因的一个体现 , 其实并不是全部 , 主要是他们的性格和对于时局的误判 。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 , 这三人身上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志大才疏、优柔寡断 , 尽管私德也并没有特别遭人诟病的点 , 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没有那么明显 , 但对于一国君主来说 , 足以致命 。
在魏恵王看来:四处征战 , 魏国家大业大 , 一战就能夺回所有失去的东西 , 但最终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 是一战几乎失去所有东西 。
齐闵王灭宋过早暴露了其鲸吞天下的野心 , 对于风险懵然不知 。 即使苏秦这个在他身边卧底多年的所谓人才 , 完全不能发觉 , 以至于最终落得个国破身死的下场 。
而楚怀王是春秋礼乐文明培养出来的最后一位君主 , 政治完全不能称之为成熟 。 把自己的利益与生命放置于敌人的仁慈 , 却幻想带领楚国称霸 。 有此性格和对彼时时局的模糊认知 , 也难怪最终客死于秦和造成楚国衰落 。
这些都是他们的性格弱点和对时局认知不清晰的表现 。
- 萌小糸说历史|他腹背受敌的时候,刘备为何见死不救(二),揭秘关羽死得很蹊跷
- 顺园谈历史|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这传闻如何而来?
- 天空说历史|春秋时期吴国靠什么称霸?吴国的青铜剑有什么特别之处?
- 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哦|空有做女皇的野心,而没有武则天的命,李显的漏风小棉袄安乐公主
-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为何能够迅速成为东汉末年的最大的势力,袁绍袁术这样的纨绔子弟
- 琳琳说历史|本可阻蜀汉灭亡,刘禅竟然弃之不用,诸葛亮悄悄留下一员猛将
- 小高说历史|鲁智深上梁山后为何跟林冲形同陌路?因为林冲的一句话,水浒传中
- 十三姨说历史|是体察民情还是游山玩水?专家:看出巡路线,秦始皇在位11年出巡5次
- 春联|我国历史上唯一次不准过春节,全都不放假,过节的直接被逮捕
- 历史小兔子|为何向玉帝揭发的却是七仙女?,土地公最先发觉孙悟空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