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年少|从“汉诺塔”的翻译看我们社会的纠错能力有多差

大部分学过编程的人都编过汉诺塔程序 , 这是一个关于递归的编程范例 。 但是TowerofHanoi中的Hanoi是越南首都河内 。 把河内翻译成汉诺跟把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是一样的 , 为什么这样一个错误几十年了还没有纠正?甚至很少人注意到?
首先当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翻译的这个名称 , 最早的翻译出错误就不应该 , 翻译者应该查字典 , 而不是想当然音译 。 后面的编辑没有注意到也不应该 , 但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奇怪 , 毕竟错误总会发生 。 但是有那么多人看这些书 , 肯定有人知道 。 为什么一直没有改?我在1995年注意到这个问题 , 上课的时候也讲过几次 。 我还知道另一个老师也知道这个错误 。 为什么写编程书的 , 还有那么多出版社编辑 , 一个都不知道?还是我们准备约定俗成装瞎到底?想象一下 , “常凯申”流传了40年才被人指出翻译错了 , 这样一个社会是不是整体太愚昧了?不过在这样的社会 , 大家不会怪翻译错了 , 而怪指出的人多事找事 。 事情的确是那么发生的 。 我公开指出之后 , 一堆人洗地 。 下面是我的反问:1、第一个翻译者知道Hanoi是河内吗?如果他知道 , 他会把Hanoi翻译成汉诺吗?70年代翻译教材的人会不知道河内吗?在70年代 , 在中国 , 河内可是比伦敦、东京还有名 。 2、因为河内是一个外国首都名 , 所以如何翻译无所谓吗?中国人叫河内叫了多少年了?中国的出版标准是那么说的吗?3、第一个翻译是不是一个错误?错误持续下去就不是错误了吗?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个错误 , 错误就不是错误了?4、叫河内还是叫汉诺并不影响对概念的理解 , 这是编书者和编辑的工作标准吗?这个错误已经持续了50年 。 这说明了我们的社会纠错能力有多差 。 学生以考试为考核标准 , 而不是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 是以讹传讹的一个重要原因 。 如果学生的培养标准是如何获取知识 , 如何质疑 , 问题很早就会发现 , 并纠正 。
开始一个人不经意的一个错误 , 因为犯错者的学生很多 , 影响很大 , 全国十几亿人永远错下去 。 社会应该自然存在纠错求真的机制 , 如果缺乏 , 开始的错误如果很严重怎么办?全社会都应该坚定地走向悬崖吗?我在大约两年前公开指出了这一问题 , 当时受到更多的是批评 。 重新搜索了一下 , 令人欣慰的是 , 很多地方已经改成“河内”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