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赵云发迹史:时代洪流下的新秩序

顺天者昌 , 逆天者亡 。 毋逆天道 , 则不失所守 。
赵云之名 , 读者耳熟能详 。
云发迹初期 , 有两次重要的“改换门庭”:其一在袁绍和公孙瓒间 , 其二在公孙瓒和刘备间 。
这两次改换门庭的幕后故事、往往被读者忽略 。 我想从有限的史料入手 , 从其行为背后 , 分析“丧乱之际的时代洪流” 。
汉末群雄相争 , 明线是军阀割据 , 暗线则是“武人新贵”与“地方耆旧”的博弈制衡 。
换句话说 , 自两汉以来逐渐壮大的“门阀政治” , 是新兴地主武装绕不开的死结 , 好比冰川下的暗流 。
权作一家之言 , 献丑了 。
本文共4000字 , 阅读需8分钟
白马长史的揶揄
闻贵州人皆愿袁氏 , 君何独回心?
赵云登场较早 , 公孙瓒初起时 , 便投身幕府 。
具体时间因史料缺载 , 已难考量 。 但以河北大族倒向袁绍的背景 , 可确定在初平年间(190-193) 。
赵云初见公孙瓒 , 当在“界桥之战”(191)后 。 因在此之前 , 瓒“提燕、代之卒” , 锐不可当 , 大有一统河北的架势;而界桥惨败 , 强弱易主 , 河北大族纷纷向袁氏投诚 。
馥曰:“为之奈何?”谌曰:“公孙提燕、代之卒 , 其锋不可当 。 ”--《魏书六袁绍传》
三年 , 瓒又遣兵至龙凑挑战 , 绍复击破之 。 瓒遂还幽州 , 不敢复出 。 --《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传》
注:界桥之战在初平二年(191)冬 。 赵云投瓒 , 约在初平三年(192) 。
公孙瓒与云的初次会面 , 是在不太友好的氛围下进行的 。 彼时瓒揶揄赵云:
“你的州里人都去投奔袁绍 , 你为何回心转意、反来投奔我?”
(瓒)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 , 君何独回心 , 迷而能反乎?”--《云别传》
【爱历史】赵云发迹史:时代洪流下的新秩序
文章图片
君何独回心 , 迷而能反乎
此话信息量极大 。 至少包含了三点线索 。
其一是初平二年(191)界桥之战的背景 。 即公孙战败 , 冀州士人调转风向归附袁绍 。
其二是赵云的豪强身份 。 即冀州常山郡真定县的豪族(之后会具体讲到) 。
其三是常山真定大族的政治立场 , 最初倾向于绍 , 却半途改投公孙 。 即瓒所谓“独回心” 。
赵云彼时的回答不咸不淡:“天下汹汹 , 未知孰是 。 ”
云答曰:“天下讻讻 , 未知孰是 , 民有倒县之厄 , 鄙州论议 , 从仁政所在 , 不为忽袁公 , 私明将军也 。 ”--《云别传》
这是很官方、很中立的辞令 , 对公孙瓒的揶揄既不反击、也不示好 。
其真实想法无外乎观望公孙瓒的行为、以作后续行动指导 。
很遗憾 , 公孙瓒的行为令赵云相当失望 。 这就有了云“叛走不归”的后话 。
“商贩庸儿”与“州郡冠盖”
新兴武人与州郡豪强的博弈 , 是贯穿两汉三国南北朝的主旋律 。
公孙瓒奉行的政策 , 是重用亡命奸臧与商贩庸儿 , 同时贬抑地方豪强、打压门阀势力 。
瓒恃其才力 , 不恤百姓 , 记过忘善 , 睚眦必报 。 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 , 必以法害之 。 故所宠爱 , 类多商贩庸儿 。 --《后汉书卷七十三-公孙瓒传》
注:关于公孙瓒派系(公孙瓒、陶谦、袁术、刘备)打压豪强的根本原因 , 我在“三让徐州”和“刘备分道扬镳”系列中做过详细阐述 , 文多不载 。
因此 , 赵云的豪族出身 , 在瓒眼中毫无疑问属于“心怀异志的阶级敌人” 。
云出身真定豪族 , 至少有两条线索可供佐证 。
其一是赵云被“本郡所举” , 将“吏兵义从”往诣公孙瓒 。
(云)为本郡所举 , 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 。 --《云别传》
汉末郡吏、已经形成世袭制 。 “人才选拔池”被州、郡、县的地方豪强把持 。
由于“三互法”的存在 , 所以郡县长官往往是外乡、外州人 , 而“郡吏”则由本地冠盖充任 。
注:“三互法”即本郡人不得任本郡郡守 , 本州人不得任本州州牧 。 且扩大到妻族 。 即不得担任自己出身和妻族出身的地方州郡长官 。
阅读汉末三国史料时 , 会发现郡守名为长官 , 却往往“位在备员”、“清谈长啸”;地方上操弄实权的 , 却是别驾、治中、功曹等本郡豪强 。
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 , 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 。 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 , 南阳宗资主画诺 。 南阳太守岑公孝 , 弘农成瑨但坐啸” 。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