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为什么都喜欢深居简出?

【爱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为什么都喜欢深居简出?
文章图片
孙策是三国时代最耀眼的新星 , 他一出世 , 东征西讨 , 短短数年便统一江东 。
公元200年四月 , 袁绍与曹操在官渡的大战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 。 而孙策也做好了北上攻打许都的准备 。 如果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 , 袁操相争 , 孙策得利的几率还是相当大的 。 即使不能成功 , 也必将对曹操的后方造成极大威胁 , 真如此 , 历史或许就要改写了 。
然而 , 孙策却在最关键时刻犯下最愚蠢的一个错误:单骑脱队狩猎 。 结果 , 遭遇已故太守许贡的门客三人袭击 , 面部受创 , 当夜因伤重去世 。
那么 , 孙策之死对于我们有哪些借鉴意义呢?汉唐君以为有3个重要的哲理让后世警醒:
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汉唐君首先想说的是 , 所谓最常见危墙 , 并非危险场所 , 而是人心、人性 。
大家都知道当初韩信曾受到市井无赖的侮辱 , 当众钻了人家的胯 。 那么 , 后来韩信去了哪里?投奔楚军 。
汉唐君以为 , 韩信出走他乡 , 一来为了施展抱负 , 而来 , 小人不容于他 。 这里的无赖就是会走动的“危墙” 。 他们翻脸无情 , 动辄打人骂人 , 因为他们就是任性 , 就是豪橫 。 而且 , 他们的逻辑往往也很清奇 , 你做错要挨骂 , 做对了 , 也有可能挨揍 。 这种人 , 如何相处?
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他们 。
【爱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为什么都喜欢深居简出?
文章图片
也有人提出 , 应该骂回去 。 这个是真的欠考虑的 。 想要打回去 , 骂回去 , 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前提 , 否则 , 你就等着吃亏吧 。
1、这些小人有把柄捏在你手中
比如 , 他经常找你借钱 , 有赖于你的施舍 。 或者你有权势 , 随时可以治他的罪 , 惩罚他 。
2、你即将离开此地
用博弈论上的理论说 , 这叫最后一次博弈 , 最佳策略就是报复对方 。 反正以后谁也不会见到谁 。 这种现象 , 在学校最常见 。 不知道你有没有受过毕业班的小混混的欺负呢?
3、你没有牵挂
正所谓 , 跑得了和尚 , 跑不了庙 。 尤其是普通百姓 , 谁不是拖家带口?自己不怕小人报复 , 那么家人呢?我们有所牵挂 , 行事自然会思虑周详一些 。 不到迫不得已 , 最好不走极端 。
【爱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为什么都喜欢深居简出?
文章图片
二、作为“大人物”为什么大多都喜欢深居简出
不能不说 , 孙策的教训让后来的大人物都学乖了不少 。 不断把“深居简出”演绎出新高度:
最为熟知的就是《红楼梦》里贾府 ,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 , 各色齐备 , 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 , 新油了桃符 , 焕然一新 。 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 , 直到正堂 , 一路正门大开 , 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 , 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
这里 , 从大门、仪门 , 直到正堂 , 达9个门之多 , 就不说其中的跨院和套院了 。 这就是“大人物”们的深居的典范 。
【爱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为什么都喜欢深居简出?
文章图片
那么 , 什么又叫简出呢?相信大家都看过国利大叔的《康熙微服私访记》 , 还有前两年的大剧《人民的名义》 。 康熙每逢出行 , 都要乔妆打扮 , 伪成普通的贩夫走卒 , 士绅商贾;沙瑞金书记 , 也有微服探察的事迹 。 这些大人物 , 本身自带光环 , 平时风光无限自然是惬意 , 然而 , 有时 , 为了出行与公办方便 , 反而不能明着来 。
【爱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为什么都喜欢深居简出?】深居与简出 , 相应成趣 。
那么 , 对于大人物 , 深居简出是否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
作为大人物多建几道门 , 出行适当伪装 , 很多时候并非为了铺张浪费 , 到处挥霍 , 而是为了最终做成事 。
既然是大人物 , 必然牵涉不少人的利益 。 他的安全、健康 , 甚至是生活作风 , 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与幸福 。 深居简出 , 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 , 而非个人私利 , 这是值得肯定的 。
【爱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为什么都喜欢深居简出?
文章图片
三、意外或许才是难以预料的常态 , 未料胜 , 先料败
如果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 , 我们谁能设想 , 像孙策这样一个英才 , 刚刚26岁就一命呜呼 。
我们大多人都不会承认一个事实 , 意外才是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