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满分作文“不说人话”,高考到底想选拔什么人才?( 三 )


不可否认 , “满分”这个词 , 本身就多少有示范效应 。 2001年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非常出名 , 叫《赤兔之死》 。 考生以三国为背景 , 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命的感人故事 。 再加上通篇古白话的写法 , 不仅惊艳了阅卷老师 , 他自己也凭这作文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 。
作文|满分作文“不说人话”,高考到底想选拔什么人才?
文章插图
之后 , 就出现了很多模仿他写文言文的考生 , 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文学素养那么高 , 东施效颦学写半吊子古文 , 写出来只能是不伦不类 。 那么满分的《生活在树上》 , 会不会引发另一波去写生僻字和哲学家的浪潮呢?连前面我们提到的 , 夸这篇文章几十年一见的陈建新都说 , “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
你知道它存在晦涩的问题 , 但仍然给了满分 , 是不是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晦涩很高级?那你到底是希望考生去模仿 , 还是不希望呢?
很多专家学者都觉得《生活在树上》本身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 但给满分没毛病 , 因为是在“尊重个性化的表达” , “是对千篇一律的写作模板的否定” , “是对独立思考的考生的鼓励” 。 但究竟怎样做 , 才算打破千篇一律的个性化表达呢?最后会不会导致大量“形式大于内容”的文章出现呢?
有时候 , 刻意求新可能会适得其反 。
2009年 , 四川一名高考生用了大部分人这辈子都用不到的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 , 写了一篇“天书”作文 。
作文|满分作文“不说人话”,高考到底想选拔什么人才?
文章插图
够标新立异了吧?这篇文章真的“没人看得懂” , 阅卷组一路上报 , 从监察组到质检组全都是彩虹蒙圈脸 。 那高考也没规定不准用古文字书写 , 所以为了评分 , 阅卷组只能请来了古文字专家 , 先把文章翻译成简体字 , 再进行评定 。
最终 , 文章因为文不对题只得了8分 , 考生也表示自己就是因为怕作文不出彩 , 而且他喜欢的复旦大学 , 此前破格录取过一名研究甲骨文的三轮车夫 , 于是他就出此下策 , 在考场上花了一个半小时写了这篇作文 。
作文|满分作文“不说人话”,高考到底想选拔什么人才?
文章插图
他虽然后来被四川大学特招 , 但很快因为心态浮躁 , 到处接受采访自吹自擂 , 把校方为了培育他 , 特地返聘回来的退休教授气辞职了 。 再后来他过得怎么样 , 也没人关注了 。
所以 , 一味强调创新只会导致考生想尽办法装腔作势、争奇斗艳 。 我们都知道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 , 但通过作文到底是想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其实每个出题老师都是花了心血的 , 他们要想办法在考纲的标准内实现创新 , 既要让高水平的考生有发挥空间 , 又要让普通考生有话可说 , 还要考虑到城乡差异 , 真的很令人头秃 。 好不容易顶着被全民吐槽的压力 , 整出一道作文题 , 他们当然也希望看到考场上的创新 , 希望学生能关注生活 , 关注社会 , 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 。
对这篇《生活在树上》 , 我们认为那位语文老师的评价非常中肯:“我不会给他满分 , 我可能会给他高分 , 但是肯定不会给他满分 。 ”
“我觉得这篇文章缺乏最真切的感悟和体验 。 他会很灵活地运用这些东西 , 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从他自身的感悟 , 自身的经历或者思考中升华出来的;相反我觉得可能更多是一种智性的 , 就是智慧、思维、脑力层面的 , 就是技巧 。 我觉得他很聪明地把握住了题目的要求 , 然后从他的脑中调用了这些知识 , 包括他引用的名言和事例 , 去非常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 ”
“你感受不到这个作者的内心 , 他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或者是他的感悟 , 他其实是在组织着别人的材料和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