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先森几点钟|八股文的作用:从来就没有什么愚民政策

01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 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 。
八股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 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 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 , 合起来共八股 。
旧时科举 , 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 , 四副对子平仄对仗 , 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 , 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 , 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 , 字数也有限制 。
按照我们现代的说法 , 考生只代圣贤立言 , 不许个人独立思考 , 这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 , 目的是为了让中国的精英变蠢 。
这说法看似非常正确 , 但是如果我们稍微细想 , 就会发现这结论是不成立的 。
你让自己的精英变蠢了 , 你的敌人的精英可没变蠢啊 。 国家到了危难时刻 , 谁来组织那么庞大的官僚机构的运转?谁来组织百姓?谁来调兵遣将?
【狐狸先森几点钟|八股文的作用:从来就没有什么愚民政策】哪怕是太平盛世 , 不打仗 , 朝廷总要收税的吧 , 如何在朝廷和百姓之间维持这财富平衡 , 也是需要地方官员做具体操作的 , 要是古代地方官员都像连续剧里那样又蠢又坏 , 那老百姓早造反了 。
狐狸先森几点钟|八股文的作用:从来就没有什么愚民政策
文章图片
在古代中国 , 帝王要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 , 必然是求贤若渴 , 所以他的人才选拔机制 , 怎么反而会是把精英挑出来然后有意变蠢的呢?
事实上八股文也没有让中国精英变蠢 , 从民间盛传的江南四大才子 , 到思想家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到给大清续命的曾国藩李鸿章 , 这些哪个不是八股文科举制挑选出来的 , 他们变蠢了吗?
狐狸先森几点钟|八股文的作用:从来就没有什么愚民政策
文章图片
雍正登基后的首次科举 , 求贤若渴的雍正亲自给考生掌灯
02
八股文不仅不是愚民政策 , 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发明 , 是一种最好的、衡量考生人文素质的工具 。
八股文对文章的形式感要求非常严格 , 其实就是对对子 。
到民国的时候 , 1932年 , 科举考试都取消很多年了 。
清华大学招生 , 语文试题是陈寅恪先生编制的 , 只有两道 , 一道是作文题 , 一道就是联对 。 上联是“孙行者” , 要求考生对下联 。 下联对“胡适之”也对 , 对“祖冲之”也对 。
为什么呢?
对仗工整:胡、祖对孙 , 三字皆为名词、姓氏;胡对孙 , 还有胡孙之意 , 祖对孙 , 也有祖孙之意 , 互为呼应 , 含义双重双关 。 适、冲、行 , 皆为动词;者、之 , 皆为代词/虚词 。
平仄方面 , 三字联 , 只要最后一字平仄相对即可 。 词意方面 , 都是人名 。
所以 , “胡适之”和“祖冲之”在对仗工整、仄律、含义三个方面都做到了最佳 。
只有一位学生答出了“胡适之” , 这个人就是周祖谟 , 之后成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家 。
狐狸先森几点钟|八股文的作用:从来就没有什么愚民政策
文章图片
你看 , 短短三个字 , 考的是你全面的人文知识素质 。 形式约束得越严格 , 越能看出水平的差距 。
如果周祖谟不是博古通今 , 不是智商高群 , 不是头脑灵活 , 是答不出陈寅恪出的对子的 。
你看到的是对子 , 其实背后是极其深厚的人文素质 。
再想另外一点 , 五言绝句 , 20个字 , 写一首诗 , 约束你的创造力了吗?古往今来有多少首优秀的五言绝句?是不是有足够的创造力空间?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水平高低?
八股文 , 句子总比五言绝句长 , 创造力的空间总比五言绝句要大吧?拿它来当考试工具 , 谁是状元 , 谁是探花 , 上下几名之间 , 可能有出入 。 但是看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是不是达到了及格线 , 肯定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工具的 。